在玄武区的葱郁绿荫下,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不仅是昆虫研究的殿堂,更是科普教育的沃土。近年来,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推出的“科普进校园”文明实践项目,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博物馆与学校,将昆虫世界的奥秘带到孩子们的身边。
创新引领:活体昆虫入课堂,点燃求知火花
“看,这是美丽的凤蝶,它的翅膀就像彩虹一样绚烂!”在栖霞区实验小学尧化门街分校的课堂上,紫金山昆虫博物馆的科普讲师正手持一只色彩斑斓的凤蝶,向学生们展示昆虫的奇妙之处。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这里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们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将活体昆虫带入课堂,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它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与美丽。”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的项目负责人陆海亮介绍,昆虫虽小,但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了解它们,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与重要性。
在科普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可以亲眼目睹昆虫的形态特征,还能亲手触摸,感受它们的体表纹理、足上的倒钩等细节。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除了活体昆虫展示外,项目还结合了昆虫知识讲座、昆虫观察记录、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昆虫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陆海亮表示,“昆虫世界的奥秘无穷无尽,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求知火花,引导他们走向科学的殿堂。”
深耕细作:四年耕耘结硕果,科普之花遍地开
自2021年启动以来,“科普进校园”项目已经走过四年。在这四年里,紫金山昆虫博物馆始终坚持以科普教育工作为重心,深耕细作,不断推动项目的深入实施。据统计,项目累计开展服务次数已达百余场,服务学生人数超过万名,覆盖玄武区内的多所中小学。
从小营小学到红山小学,从科利华中学到南理工实验小学,紫金山昆虫博物馆的科普足迹遍布玄武区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每年都会制定详细的科普活动计划,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陆海亮介绍道,项目的目标是让尽可能多的孩子接触到昆虫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博物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与学校合作,共同推动科普教育的深入开展。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深入校园,与师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科普讲座和实验活动,并耐心解答学生们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示范带动:自然科普展风采,共绘生态蓝图
作为国内首次集昆虫分类学研究、昆虫及两栖爬行动物生态展示、自然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自然主题博物馆,紫金山昆虫博物馆聚钟山之灵,在科普教育方面一直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够带动更多的博物馆和科技馆参与到科普教育中来,共同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陆海亮表示。事实上,紫金山昆虫博物馆持续加强学校与场馆之间的联系,通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打造昆虫、植物特色课程,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走向自然、了解自然、为在校师生提供更专业的自然科普教育。
在科普教育的道路上,紫金山昆虫博物馆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从创新科教手段,打造展示多样生物、探求科学新知的“自然高地”;到发挥资源优势,深化“科普进校园”项目,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在紫金山昆虫博物馆的科普课堂上,孩子们的笑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他们在这里发现了昆虫世界的奇妙与美丽,也在这里种下了探索与发现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将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孩子们的人生道路增添更多的色彩与可能……
龙虎网记者罗湘雨 报道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