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免费体测!来吴江路挑战“肚腩过杆”,看清你肚子里的健康风险

免费体测!来吴江路挑战“肚腩过杆”,看清你肚子里的健康风险

关注

“关注中国人群腹型肥胖科普公益展览”日前亮相吴江路与石门一路交叉口广场,科普展览将持续到24日,本次展览聚焦腹型肥胖这一日益突出的健康问题,旨在通过科普教育、互动体验与科学解决方案相结合的形式,为深受腹型肥胖困扰的人群提供科学管理的新视角,并进一步增强公众对腹型肥胖及其相关代谢疾病的认知,推动“科学减重、自信生活”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图片

腹型肥胖,俗称“中心性肥胖”或“苹果型肥胖”,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而在中国肥胖人群中,则主要以腹型肥胖为主。数据显示,中国人群体脂分布更趋向于腹腔内聚集,中国肥胖人群中腹型肥胖高达87.8%,其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且呈年轻化趋势。腰围过大往往是内脏脂肪堆积的外在表现,可直接导致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腹型肥胖不仅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更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中国肥胖症诊断标准,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为24-27.9kg/m2的患者为超重;BMI≥28kg/m2则属于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则为腹型肥胖。肥胖患者在体重管理中,除了关注体重的减少外,更应重视体脂分布的变化,如腰围减小和内脏脂肪减少。

“腰围多一寸,风险多一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陈海冰教授表示,“腹型肥胖的本质是内脏脂肪过多沉积。这类脂肪代谢活跃,会释放大量游离脂肪酸和炎性因子,直接损害肝脏功能,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中国脂肪肝患病率已超过30%,其中腹型肥胖人群占比显著。陈海冰教授强调,腹型肥胖合并脂肪肝患者单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效果有限,容易出现反弹、难以逆转脂肪沉积。对于这类人群,应尽早进行科学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必要的医学干预,以避免疾病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陈海冰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已获批的减重药物中,玛仕度肽是真正有中国人群临床证据显示可显著减少肝脏脂肪含量的创新减肥药物。这对于腹型肥胖合并脂肪肝患者而言,提供了全新的健康管理选择。”据介绍,玛仕度肽(信尔美)是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GCG/GLP-1双靶点创新药,通过同时激动GCG和GLP-1受体,在控制血糖、降低体重的同时,还可加速脂肪代谢、改善肝脏脂肪堆积。

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苗青指出,许多体重不高的中国人出现小肚子突出的腹型肥胖现象,主要与年龄增长导致的基础代谢减慢、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人种遗传易感性有关。此外,久坐、高糖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也是重要诱因。此类肥胖以内脏脂肪增多为主,显著增加健康风险,包括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及代谢性疾病 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同时还会提高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腹型肥胖常与脂肪肝并存,因多余游离脂肪酸在肝脏沉积形成脂肪肝。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结合有氧与无氧运动改善生活方式;若效果不足,应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正规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等,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图片

为帮助公众更直观地理解腹型肥胖与健康的关系,本次展览还特别设立“科普新知专区”,聚焦中国人群常见的内脏脂肪问题展开一系列科普,借助真实体检数据揭示腹型肥胖的健康风险,并通过典型案例展现科学减脂的可能性。“体脂聚测站”专区则为参与者提供免费体脂检测与健康风险评估,尤其提示即使是体重指数(BMI)正常者仍可能存在内脏脂肪超标的风险。此外,展览现场还打造了“聚有梗腹愁者图鉴”“肚腩过杆挑战”等多个沉浸式互动展区,将生活场景与科普内容相结合,让“腹愁者”们在趣味互动中轻松知晓自身腹型肥胖状况,让参与者直观感受5厘米腰围差距对健康的显著影响,以此进一步增强公众对科学健康管理的认知与参与感。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大肚腩更易患心脏病 吴孟达暴瘦30斤更健康
肚子总是瘦不下来怎么办?6个方法让你减掉小肚腩
​减肚子上的赘肉 小技巧让你甩掉小肚腩
肚子总是瘦不下来怎么办?5个方法让你减掉小肚腩
秋季减脂指南:6步战略重塑你的身形,告别肚腩的日子来了!
每天抖动肚子会减肚腩吗
6个减肚子的方法,不用再费用遮掩小肚腩啦
肚子抽脂减肥价格一览表?最全肚子抽脂减肥费用对比,看这里!
7个瘦肚子的方法甩掉小肚腩
揭秘‘小肚腩’背后的健康风险:内脏脂肪如何悄悄危害你的健康?

网址: 免费体测!来吴江路挑战“肚腩过杆”,看清你肚子里的健康风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2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