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十味简介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名录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一、桂十味简介
1.肉桂
【药材来源】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功效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2.罗汉果
【药材来源】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由嫩绿变深绿色时采收,晾数天后,低温干燥。
【功效主治】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3.八角茴香
【药材来源】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功效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4.广西莪术
【药材来源】姜科植物广西莪术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及杂质。
【功效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5.龙眼肉
【药材来源】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
【功效主治】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6.山豆根
【药材来源】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7.鸡血藤
【药材来源】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功效主治】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
8.鸡骨草
【药材来源】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功能主治】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用于湿热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
9.两面针
【药材来源】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咬伤;外治烧烫伤。
10.广地龙
【药材来源】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的干燥体。广地龙春季至秋季捕捉,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和泥沙,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
二、广西区域特色药材名录
1.穿心莲、2.肿节风(草珊瑚)、3.青蒿、4.粉葛、5.五指毛桃、6.山银花、7.砂仁、8.槐米、9.广金钱草、10.田七、11.天冬、12.钩藤、13.合浦珍珠、14.橘红、15.厚朴、16.灵芝、17.何首乌、18.铁皮石斛、19.金花茶、20.绞股蓝、21.杜仲、22.扶芳藤、23.金樱子(根)、24.功劳木、25.百部、26.滑石粉、27.广山药、28.茉莉花、29.姜黄、30.益智仁、31.蛤蚧。
监制:韦 哲 / 审核:覃文军
责编:陆荣斌 / 编辑:黄诗敬
排版 校对:韦孟驰
运行维护:三人行文化传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