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十大饮食误区及其对健康的隐忧

十大饮食误区及其对健康的隐忧

饮食误区揭秘:十种习惯让你无意吃胖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饮食误区,这些误区看似无害,实则可能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摄入过多的热量。接下来,我们将为您揭秘十种可能让你吃胖的习惯,助您走出饮食误区,迈向健康生活。

同样的一日三餐,为何有人因此变得肥胖,而有人却能维持苗条身材?为何有人因食而生病,而有人却能健康长寿?医生警告,以下十个错误的饮食习惯必须纠正!

01十大饮食误区分析

> 饮食不定时

曾经,浙医在线披露过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一位年仅28岁的李先生(化名),因持续一周多的腹部胀痛而前往当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竟罹患了胃窦腺癌!医生在深入分析其病情后指出,不规律的饮食,尤其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习惯,是导致他发病的关键因素。

饮食无规律,胃肠遭罪。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于康在2018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不规律饮食可导致胃溃疡等疾病,影响胃肠健康。他解释道,如果一个人平时晚餐时间大约固定在晚上6~7点,但某几天却因故推迟到八九点才吃,过两天又提前至5点,如此反复无常,会导致胃的消化节奏被打乱。

在这种混乱的饮食模式下,胃液会因缺乏食物而长时间分泌,进而直接侵蚀胃黏膜。长期以往,就可能引发胃溃疡等严重后果。

> 精米白面摄入过多

当前,许多人的主食选择过于精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揭示,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中,谷物占据主导地位,但这些谷物主要以精制米面为主,全谷物及杂粮的摄入量严重不足,仅有约20%的成人每日摄入量能达到50g以上。

高碳水化合物的精米白面可导致肥胖和血糖升高,应摄入适量粗粮。我们日常所吃的精米白面,其成分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摄入后,这些碳水化合物会迅速被消化、分解并代谢,导致血糖水平急剧上升。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运动量逐渐减少,进而造成吸收的葡萄糖无法及时消耗。在这种情况下,胰岛素只能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长期累积,便会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进而引发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

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45万中国健康成年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每年有56万人因缺乏水果摄入而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20万人在70岁前就失去了生命。这项研究还证实了粗粮在改善血糖和血脂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营养科的营养师蒋晓敏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应将粗粮与细粮的比例控制在1份粗粮对应3至4份细粮。

>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在探讨粗粮摄入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蔬菜水果的重要性。然而,有些人群可能存在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问题。这一现象可能影响到他们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蔬菜水果不足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需增加摄入,特别是深色蔬菜。为此,我们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以实现营养的均衡与健康。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21年的报告,我国居民的蔬菜摄入仍以浅色蔬菜为主,深色蔬菜的比例仅为30%,远低于推荐的50%以上。

此外,研究还发现,吃水果和蔬菜对于我们的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它们富含的纤维、钾、镁、抗氧化剂和酚类物质已被证实能有效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那么,你是否已经达到了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的摄入标准呢?

> 饱餐之害

频繁地过量进食,会给肠胃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也是许多现代人罹患肠胃疾病的主要原因。饱餐增加肠胃负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宜七八分饱。过度饱食不仅容易导致营养过剩,从而引发肥胖,还可能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威胁。

2020年,《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在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中,过饱被列为第五大猝死诱因。因此,有句古话说得好,“饭吃七分饱,疾病不来找”,建议大家每餐饮食控制在七八分饱即可。

> 烫食之害

经常食用过热的食物,不仅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食道和胃部的疾病。烫食损害食道黏膜,增加食道癌风险,应注意饮食温度。高温食物会破坏食道黏膜,增加患上食道癌的风险。

018年,据海峡导报报道,厦门一位32岁的周先生,因在享用火锅时过于心急,导致嗓子出现红肿,并伴随几个白斑。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宏指出,食管黏膜非常娇嫩,与口腔相似,都难以承受高温烫食的伤害。

> 偏爱重口味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揭示,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家庭烹调用盐的平均摄入量为每人每天9.3g,尽管这一数字较之前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推荐的6克标准。这种过咸的饮食习惯,加上辣椒、麻椒、白糖等调味品的过量使用,构成了我们常说的“重口味”食物。

重口味食物损害胃肠功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风险。这类食物虽然能刺激味蕾,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但长期食用却可能给身体带来诸多不适。过辣、过咸、过油的刺激不仅会损害肠胃功能,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等后果。

> 频繁饮酒

“小酌怡情,大酌伤身”的说法深入人心,但喝酒真的存在所谓的“安全阈值”吗?事实上,这纯属误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彭玉清指出,酒无安全阈值,长期频繁饮酒危害健康

> 饮食过于油腻

摄入过多油脂,实则损害健康。常吃油腻食物,会导致饱和脂肪过量,从而引发胆固醇升高,加速血管狭窄。

油腻食物导致高胆固醇和肥胖,应注意饮食结构。一项研究显示,对油炸和烧烤的偏好与高BMI、高血压及糖尿病的高发病率紧密相关。

> 频繁食用剩菜

“这点剩菜别浪费了,快吃了吧。”这样的对话在家庭中并不罕见。然而,在急诊室里,因食用剩菜剩饭而引发胃肠道疾病的案例屡见不鲜。

剩菜易产生亚硝酸盐,危害健康,不应反复食用。事实上,剩菜并非营养宝库,反而可能成为健康的隐患。

> 吃饭速度过快

有些人用餐速度极快,仿佛是在进行一场速食竞赛,短短几分钟内就能解决一餐。然而,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雷敏指出,餐速过快增加胃肠负担,易致消化不良和肥胖

快速进食会导致食物未能得到充分咀嚼和消化,从而给胃带来沉重的负担。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胃肠道后,不仅会加重胃肠的负担,长期下来还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体重下降、胃肠不适,甚至可能引发胃炎。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健康饮食的十大误区
健康饮食的十大误区及如何改变饮食习惯.docx
不利健康的十大饮食营养误区
十二大饮食健康误区
糖尿病饮食的十大误区
不利于健康的十大饮食误区
看似健康的十大饮食误区
健康饮食的误区 饮食三大误区.docx
健康饮食又有十大新误区
健康的十大误区

网址: 十大饮食误区及其对健康的隐忧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3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