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护肤心得

护肤心得

额,应大家要求,把我日常护肤流程介绍给大家。。写的不好不要骂我。欢迎私聊探讨护肤问题。谢谢。(本人30岁,基本可以裸脸出门,目测年龄25-)

一般说来,25岁以后,不论男女,常见问题是肌肤水油不平衡,由此导致的粗糙、毛孔粗大、黑头粉刺、偶发红色豆豆;面部胶原蛋白流失,开始松弛、老化、下垂;唇部和眼部出现小皱纹、黑眼圈、眼袋等,法令纹、抬头纹等等。嗯,我的建议是,清洁+保湿补水基础护理+隔离防晒是每天的工作,精华面部和脸部也是早晚都做,分产品;一周做一次深沉清洁、去角质、去黑头等等。两到三天做一次面膜护理+口服胶原蛋白片。持续一个月你看看效果。皮肤周期是28天。任何产品不可能用两天立刻就见效的,除非有激素、含铅或者神马的有害物质。

(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构成人体皮肤、骨骼、软骨、血管等重要材料,占皮肤、软骨、血管等干重的70-80%,是人体所有器官发挥功能的重要保证。同时,胶原蛋白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也是肌肤中不可缺少的组织。胶原蛋白在肌肤中起到锁住水分,支撑皮肤,给予肌肤弹性及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胶原蛋白产品最先是德国研发的,当然德国的最好。不过其实基本成分都差不多的,关键是坚持。一般一个月到三个月后会有改善,不光面。FANCL,翌生美,安利Amway,维纳斯精纯胶原蛋白,伊乐瑞等这些品牌就是知名的,稍微问下吃过胶原蛋白的人基本都是知道这些大品牌的,而且这些也是maigoo名牌网上面的胶原蛋白的十大品牌前几名。。我是穷人,安利和fancl用过,别的都没有。现在吃的是富康来的,超便宜。大家自己衡量吧。。。)

首先是要把皮肤洗干净。早上用低泡或者乳液状洁面奶,晚上先用卸妆油或者卸妆液然后丰富泡沫洗面奶(具体要看肤质的)。然后基础补水一定要到位。。不然你的精华神马的根本补不进去,反而会长脂肪粒和小豆豆。

彻底清洁过后,就是要保湿补水。一般我会选择用纯露泡纸面膜,德国o家的各种水就很实惠,芳草集、田源舞沙价位更亲民。个人以为,不一定非要欧舒丹、契尔氏、茱莉这样的很贵的水,毕竟每天都要用,伤不起。关键在于坚持!或者是用我的美丽日记、美即面膜、相宜本草等等面膜,携带方便,团购的也不贵,经得起长期使用。

爽肤水(花水、纯露)面膜过后呢,就要补充营养了。白天呢我使用肌底液,便宜的如芳草集,中档的欧莱雅金致臻颜水,贵点的么兰蔻的小黑瓶;晚上呢一般用雅诗兰黛小棕瓶。眼部的话呢白天一般用啫喱状眼胶,tbs接骨木啊东方婵妆啊芳草集家小米草绿茶啊神马的;晚上呢雅诗兰黛眼霜或者雅顿时空导航胶囊。一定要配合按摩手法,点、拍,不要拉扯方式涂抹。另外,胶原蛋白原液、蜗牛原液神马的我也试过,感觉都还不错,就是有点黏糊。

精华过后就是乳液或者面霜,根据个人肤质选择厚薄程度。超爱绵羊油配珍珠粉,搅拌均匀后抹在脸上立刻无油光有光泽肤色提亮一个白度。这个根据个人喜好啦,品牌太多。。。下次再写。

本人很少化妆,但是一定一年四季防晒隔离的。各种光线都会使肌肤老化,让之前工作毁于一旦。偏爱兰芝雪纱,紫色款,在手掌晕开后亲拍。这样基本可以出门了。

手酸了。。下次再分享。。。


第二篇:护肤心得第一篇

护肤心得 第一篇

我生痘痘生啦也有十年啦 痘痘一直困恼着我 有时候很烦躁有时候不愿意出门有时候不愿意照镜子 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有种想哭的冲动 用的产品也不少 记得一开始有用迪豆 后来妈妈还带我去美容院 那里面的产品我也不太清楚 有用各种精油 专门祛痘的可是都没有用 去皮肤医院治疗也不行 还吃什么保养品啊护肤品啊 有玫琳凯 罗麦 无限极等等 都没用 都只是增加啦更多的痘痘 那段期间痘痘最多啦 满脸都是 根本不能见人 心情特别烦躁 就天天呆在家里不出们 后来 有朋友介绍老中医有点效果啦 用后痘痘消了很多 可是用完一段时间后我的脸开始适应啦老中医 效果开始没有那么好啦 而且用完老中医后 脸上毛孔变粗啦 不敢用啦 后来用啦za 还有佰草集 倩碧 因为后来皮肤更严重啦 严重到脱皮 倩碧补水效果是很好 但是它太油啦 而我又是内干外油的皮肤 用不了 用啦就长痘多 后来用啦碧欧泉 bebeco 都不行 在今年x月份我用啦coni 一周的时间就有很明显的变化 脸都痘痘越来越少 而且不新长痘痘啦 脸上也没有之前油腻啦 现在用啦快2个月啦 在春天最敏感的季节 脸都不脱皮啦 看着脸上没有痘痘 毛孔也在变小 心情变好啦 我终于找到适合我的 真正能帮助我做到护肤的护肤品啦

相关知识

孕期护肤心得分享:如何安全护肤
孕期护肤心得分享
孕期护肤心得分享|精简护肤的秘诀
孕期护肤心得:精简护肤让皮肤更健康✨
孕期护肤心得分享:科学护肤不踩雷
孕期护肤全攻略:我的护肤心得分享
孕妇护肤心得分享,精简护肤更健康
孕期护肤心得分享 ♀️
孕期护肤心得分享:精简护肤让皮肤更健康
20岁男生护肤心得:我的护肤品大揭秘

网址: 护肤心得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3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