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月子病”究竟是种什么病?中医教您如何调护

“月子病”究竟是种什么病?中医教您如何调护

月子病?并不陌生的词。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生过孩子的妈妈诉苦,因为没有坐好月子,落下了月子病。“月子病”究竟是种什么病?为什么不同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不一样?真的有“月子病”这种病吗?

1

“月子病”到底是什么?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妊娠过程中,女性的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分娩后,人体恢复到孕前状态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医学上,将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月子”。而“月子病”,从广义上来说就是中医妇科学中的“产后病”。

中医上说:“产后忧惊劳倦,气血暴虚,诸症乘虚易入。"说得是,产后气血虚弱,调理不好,其他的病症也容易趁机找上门。

月子病临床常见类型有产后身痛即头痛、眼痛、腰痛、关节痛、肌肉酸胀麻;产后闭经、经期混乱、恶露不绝;产后缺乳、脱发;产后自汗盗汗、怕风怕冷、免疫力低下;产后便秘、漏尿、抑郁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与产后营血亏乏,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稽留气血运行受阻有关。早发现早治疗,可治愈,如果失治误治,则可成痿痹残废。

2

“月子病”是怎么产生的?

一是亡津失血,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产伤或失血过多,使阴血骤虚,加之产后调养不慎,以致亡津失血,阳气浮散。

二是瘀血内阻,产后元气亏虚,气血无力,气滞血虚;或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寒邪乘虚入体,血为寒凝,以导致恶露不畅,留而成瘀;或因产前即有气郁血滞,以致瘀血内阻;或因产后余血浊液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患。

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正气减弱,即所谓"产后百脉空虚",因身体虚弱,稍有感触,或产时、产后调理不慎,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变生百病。总之,产后病以"虚"、"瘀"为主,故有"产后多虚多瘀"之说。

产后身痛,一般以正虚邪恋,故治以补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要注意湿热和瘀阻等邪实之症。待邪去大半,则又要“勿忘于产后”而扶正以祛邪,使气血周流,身痛自愈。

3

如何避免“月子病”?

①从日常调护来说,新妈妈居住环境应温度适宜,适当 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天气偏凉时应避免穿堂风。产后如出汗较多,应及时更换衣物,并根据室温增减衣物,以防感受风寒或暑热之邪。

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而易消化,不宜过食生冷辛辣和肥甘厚味。

③宜劳逸结合,产后 尽早下床活动及母乳喂养均有利于恶露排出、子宫复旧,但也应避免过劳伤气。

保持外阴清洁,以防病邪乘虚入侵。保持心情轻松舒畅,及时与家人沟通,宣泄不良情绪,避免悲恐抑郁。

4

“月子病”如何调理?

新妈妈出现健康问题时,应及时就医。中医药在月子病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云:“产后气血俱去,诚多虚证。然有虚者,有不虚者,有全实者,凡此三者,但当随证随人,辨其虚实,以常法治疗,不得执有诚心,概行大补,以致助邪。”治疗时,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随证变法。

如产后多虚者,一般以大补气血为主,但又会防止用药过于滋腻;而产后多瘀者,则以活血行瘀为主,同时又会顾护气血,使祛邪而不伤正。另外,医师还会依据患者哺乳情况选择安全的用药。除中药口服外,还可选择针刺、艾灸、拔罐、中药敷贴、中药药浴等多种治疗手段。

编辑丨阿珠

审核丨翟墨

本文内容综合自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云南中医

- 扫码购课-

药师在线天猫旗舰店

药师在线京东旗舰店

点击在看

或置顶公众号

有助于更快找到我们的最新推送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医调理身体,究竟调些什么?
送子鸟不孕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中医养生调理师
昆明究竟什么是子宫肌瘤?
如何预防产后风(月子病)?
“感统训练”究竟是什么
中医教你产后如何坐月子
中医是如何减肥的
教你如何科学坐月子
涨知识|跑步伤病一直缠着我,这究竟是为什么

网址: “月子病”究竟是种什么病?中医教您如何调护 https://m.trfsz.com/newsview18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