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累了?冷了?宝宝又哭啦?全凭一口仙气支撑的姐妹们。小wu这次分享 8 种常见的宝宝哭声,适用于0-3岁宝宝,加油哦!
01生 理 性 啼 哭
宝宝表现
有时哭声抑扬顿挫,很响亮,且伴有节奏感;哭一会,玩一会;一天会哭好几次。
哭声解读
年轻妈妈看到宝宝哭,都会着急万分地去哄。其实,当宝宝哭得有节奏感,且声音很响亮,持续时间较短时,只是在告诉妈妈我很健康,我在做运动,这是生理性啼哭,婴儿特殊的运动方式,不用太紧张。
这种哭不仅可以增大肺部活动量,还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宝宝发育和开发智力系统。如果不想他哭,也只要对着他微笑,轻轻触摸他,比如将他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晃两下并抱起来,宝宝就会停止哭泣了。
02 小 儿 夜 啼
宝宝表现
白天睡得好好的,一到晚上哭闹不休。
哭声解读
宝宝白天睡大觉,晚上总是哭闹不止,大多数是宝宝黑夜白天颠倒,作息规律不正常所致。这个时候,聪明的妈妈需要帮助宝宝调节生物钟。
比如,减少宝宝白天睡眠时间,晚上睡觉要关灯,慢慢适应昼夜变化;保持育婴室空气清新,让宝宝睡觉前不要太兴奋,不要喂得过饱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宝宝就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03 惊 吓 性 啼 哭
宝宝表现
身边有一点声响,宝宝就从睡梦中惊醒,双眼半睁半闭,身体轻微抽搐,手臂、手掌、双脚左右对称地向外伸张,随即大声哭闹起来。
哭声解读
当宝宝从睡梦中惊醒,或者被身边的声音吓到而放声大哭时,妈妈不必太惊慌,更不要着急把他抱起来哄,否则很容易吓到宝宝,导致宝宝睡意全无。正确的做法是,只需要轻轻拍拍宝宝后背,柔声安慰即可。
此外,当宝宝醒来后,妈妈应该让宝宝听各种声音,听听雨滴声、汽车鸣笛声或者风吹过的呜呜声,并告诉他这声音来自哪里,是怎么回事,让宝宝适应身边的环境,而不应该刻意为孩子营造特别安静的环境,因为惊吓反射本身就是每个宝宝所必经的生理发育过程。
04 紧张恐惧性啼哭
宝宝表现
摔倒后,越哄越抱,哭得越厉害。
哭声解读
如果孩子不是摔得出血,并没有多大问题,但妈妈们通常流露出惊慌与心疼之情后,就会感染宝宝令他也觉得害怕,于是便放声大哭。
因此,如果宝宝摔倒没有哭,妈妈不用太在意,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如果宝宝摔倒时哭了,在受伤不严重时,只需轻轻安慰:“宝宝摔疼了是吧?没关系,勇敢的小孩,自己站起来!”慢慢培养宝宝面对挫折的性格。
05 求获满足啼哭
宝宝表现
宝宝年龄越大脾气越大,尤其知道自己有求必应,一不如意就坐在地上大哭大闹。
哭声解读
妈妈越是有求必应,宝宝越耐不住性子,只要一不如意就哇哇大哭,甚至还躺在地上!其实,这是宝宝对妈妈的小计俩,利用妈妈怕宝宝哭的心理,不达目的不罢休。
除了正常需求,如果养成了一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妈妈要做的就不是有求必应了,而是应该先沉住气,安静地让宝宝哭一会儿,对他进行“延迟满足”教育。当宝宝知道这招不管用了,就不会在苦恼了。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所说: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06 需 要 性 啼 哭
宝宝表现
宝宝饿了,其哭声会有乞求感,开始很小声然后逐渐增大,被妈妈抱起还会扭头张嘴做出吸吮动作;宝宝渴了,其哭声会很不耐烦,还会舔嘴唇;宝宝尿了,其哭声不算大且没有眼泪,还一个劲地蹬被子;宝宝冷了,其哭声会低沉,不怎么动身体;宝宝热了,会哭的很大声,小胳膊小腿不停地动,脖子上还有汗。
哭声解读
这个时候,妈妈就要对症下药,用心观察宝宝的行为,就能知道宝宝为什么哭了。
07 分 离 焦 虑 期
宝宝表现
第一次送宝宝上早教班、幼儿园时,第一次与爸妈分开,第一次进入陌生地方等,就会嚎啕大哭。
哭声解读
宝宝上幼儿园时嚎啕大哭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正在历经“分离焦虑”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妈妈们不应该心软,否则有一就有二,宝宝会习惯性以哭泣逃避上学。
为了帮助宝宝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妈妈应该试着培养宝宝独立生活能力,例如穿衣、穿鞋、吃饭,并且早点带他熟悉幼儿园环境,送宝宝去幼儿园时要坚定信念,保持愉悦的情绪状态,感染宝宝;放学接宝宝时,也要及时鼓励“宝宝今天真棒,就哭了一次,相信宝宝以后都会笑着上学”。
08 病 理 性 啼 哭
宝宝表现
宝宝突然哭闹,一阵一阵的,手脚冰冷,面色潮红或苍白。
哭声解读
当宝宝尖声哭叫,四肢乱蹬,满脸潮红,或面色苍白,还手脚冰凉,十有八九就是生病了。当然,不同的病,哭声都是不同,妈妈也一定要及时送宝宝去医院,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切记切记!
阵发性啼哭:宝宝一阵一阵地剧烈哭闹,面色苍白,表情痛苦,怎么哄都哄不住。这种情况,宝宝可能患上了肠套叠。
突发尖叫啼哭:对出生时有窒息史或者产伤的宝宝来说,当他们发出尖叫般的哭声时,脸出现青紫,四肢肌肉抖动时,有可能是脑出血。
啼哭抓耳挠腮:宝宝大声哭时还晃动着头或者抓耳挠腮时,妈妈要检查宝宝的耳朵里有没有脓性分泌物,如果有,则是急性中耳炎了。
啼哭伴流口水:当宝宝流口水比平时大大增加时,并且一吃东西就哭闹不止,妈妈要检查宝宝口腔看有没有溃疡、疱疹等。
啼哭伴咳喘:当宝宝连续短促地急哭,并且口唇发紫,出气很费劲,甚至有点发烧迹象时,宝宝可能是患上了肺炎,妈妈应该尽早送宝宝去医院。
本文内容节选自龙春华老师的《婴幼儿行为心理学》,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到当当、亚马逊选购,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知识
如何解决新生儿爱哭闹的问题
宝宝啼哭原因及解决办法
宝宝啼哭解密
宝宝爱夜哭?看看这11种可能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宝宝哭闹不止怎么办?搞清楚这些原因就能轻松解决
宝宝晚上哭闹怎么回事
3岁宝宝夜里哭闹是怎么回事 3岁宝宝夜里哭闹的5种原因
宝宝哭闹怎么办❓判断哭闹原因,3招教你搞定
新手爸妈?不会带娃?一文教你听懂宝宝哭声中的诉求~~~
20种宝宝哭声详解:如何正确判断宝宝需求?家长再也不用干着急
网址: 宝宝8种哭声分析,看懂能解决90%的哭闹问题 https://m.trfsz.com/newsview19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