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爸妈面对刚出生的宝宝,宝爸宝妈难免不知所措,而且,0-1月龄是宝宝最脆弱的时期,如果父母护理不妥当,会影响到宝宝的正常发育,但也没有必要,只要会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根据新生儿的月龄就可以轻松带娃。
对于刚出生的小宝贝,新手爸妈要掌握这5个育儿小知识:
1. 黄疸
新生儿的肝脏发育还不够成熟,出生之后,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黄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新生儿黄疸通常从颜面部皮肤开始出现黄色,随着胆红素的升高,黄色逐渐按从头到脚的方向向全身扩展(黄疸早期往往出现在婴儿的头面部,然后开始波及躯干、四肢,最后是婴儿的手脚心皮肤出现黄染)。
理论上讲,黄色出现的范围越广就说明黄疸越重。有研究表明,当TB大于15mg/dl时,全身均可出现黄疸。
下列任一项情况应该考虑有病理性黄疸:
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疽;
②程度过重: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大于12.9mg/dl ( 221umol/L),早产儿大于15mg/dl ( 256.5umol/L );
③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
④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⑤黄疸退而复现;
⑥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黄疸褪而复现,请及时咨询医生。
2. 吐奶和拍嗝
不少新手父母在护理宝宝的时候,不管再淡定,也会被宝宝吐奶给吓到。
新生儿吐奶,比较常见于宝宝吃奶之后,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的现象,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胃容量增加,吐奶次数会越来越少。
在宝宝吃完奶以后,要帮助宝宝拍奶嗝,通常都是将宝宝竖抱起趴在大人的肩膀上,注意一定要保护好宝宝的腰部。然后空心掌从下向上为宝宝拍嗝。这样是防止宝宝吐奶,有的宝宝拍嗝也不打嗝,或者是打出嗝来也仍旧吐奶,这都是正常的,随着长大就会慢慢好转。
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尤其是晚上尽量不要躺喂,因为妈妈特别累很容易睡着压到宝宝。
3、及早开奶
宝宝先吃母乳还是奶粉好?或者是温水?
如果准妈妈有母乳,当然给宝宝吃母乳,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准妈妈还没有奶水,只能给宝宝先吃奶粉。等到1-3天有了母乳之后,准妈妈再考虑宝宝喂母乳。
喂奶前乳房有胀满感,喂奶后乳房变软。宝宝在吸吮时,能听到连续吞咽声,甚至会有奶水会从宝宝口角溢出,说明奶是充足的,当宝宝吃饱后会呈现出满足感,不再吸吮,自动松开乳头。每隔2-3小时,有些宝宝会用哭声来告诉妈妈,该进餐了。
其次观察婴儿尿量多少,如每天8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少,则表示婴儿每天摄入的乳量充足。
4、这些行为建议少做
有些时候我们适度摇晃婴儿,确实可以让宝宝不再哭闹,安静下来。然而,大人过度摇晃新生儿,却容易让宝宝受到伤害。美国儿科学会提到,不建议大力摇晃婴儿,否则容易导致宝宝的大脑出现损伤。
等宝宝5-6个月后,宝宝能支撑头部的重量,我们再竖抱宝宝。
6个月内不需要喝水,满6个月加辅食,米粉用水冲调。
养孩子不是养大便,大便发绿也不是病。
不用补钙,医学上没有缺钙这么个说法,更没有积食上火的说法。每天晒1-2小时的太阳或是400IU维生素D,长牙跟遗传有关系。
摸后颈知冷热,咳嗽一两声不需要跑医院,肺炎不是咳嗽引起的,发烧是不会烧坏脑子的,拿不准的话还是要及时就医。
5、树立“治未病”的理念
首先,健康是第一位的,父母先到“孕婴健康风控”的小程序上进行健康测评,对于预防医院外的各种风险非常有帮助,这是根据临床常见问题和专家共识,根据常规疾病风险、营养膳食、运动体能、心理情绪、有害物质接触等风险,建立了院外风险评估体系项目。
所有的研究成果和40余万字的科普内容全部都放在“孕婴健康风控”,是宝妈们的在线健康工具。
新生儿是宝宝发育过程里,比较难带的阶段,宝宝不会言语,而且抵抗力也差。
在宝宝的护理上,新手爸妈需要更加细心和谨慎。
相关知识
百天是小婴儿的“里程碑”,慢慢掌握4项本领后,家长带娃更轻松
备孕掌握这 6 点,轻松怀上健康宝宝
人类幼崽护理说明书,新手父母迅速掌握通关技巧!
新手父母必看的宝藏育儿书单,让养娃更轻松!
5·20活动来啦丨专家免费讲解母乳喂养、育儿技巧
婴儿抚摸好处多多 父母需掌握七大技巧
如何开发幼儿智力?父母采用这些方法,轻松培育出聪明娃
父母必学‼亲子沟通的10个技巧
宝宝发育图文详解!科学育儿,轻松带娃
科学带娃,8个育儿秘诀助力新手宝妈,靠“老经验”带娃已过时
网址: 「科学育儿」父母掌握5个技巧可轻松带娃 https://m.trfsz.com/newsview20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