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主动健康

主动健康

医学观

主动健康往往给人预防代名词的印象,诚然,预防是主动健康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它不代表是主动健康的全部。主动健康和以上诸医学模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不是在同维度上的定义。自然医学、补充和替代医学主要是指医学手段;循证医学则是科学做出临床决策的方法学(Chen, 2018);精准医学、整合医学是技术范畴;而主动健康医学与其他医学模式之根本在于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本质不同。从方法论上讲,所有的医学方法都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主动健康医学的立论前提是认为人体是复杂巨系统,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和自组织能力,医学的任务是在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可控的方法手段,激活人体这种能力达到消除人体疾病和提高机体能力目的。被动医学或称对抗医学的理念则是忽视了或者假设人体不具备自我修复能力,以病灶为攻击目标,主张通过药物或者手术对抗、压制和切割消除这些现象,追求疾病的缓解或者指标的正常(袁冰, 2018b)。被动医疗以静止的观点认为指标的偏离都是疾病,是有害的;主动健康的观点则相反,把不规则、不确定看作基本特征,认为人体可以从远离平衡态的波动复杂性中获益(Costa et al., 2005),可控性的波动越大,人体获益越大。其过程遵循着生物学的进化规律,即在人体系统内外环境的刺激下,人体微观组分如各类细胞产生应激,消耗能量产生熵增,其结果导致系统的进化多样性,从而利于固定有利基因(袁志发, 2016)。人体在吸收外界环境负熵的情况下产生新的自组织行为,形成新结构,实现慢病逆转。冯连世等(2013)、荆文等(2012)的研究验证了低氧环境下的刺激有助于人体减脂,可带来良好的医学效果。主动健康理念是疾病治疗可以像训练运动员一样,通过施加合理的人为刺激反复训练,可激发人体多样性进化,引发人体自组织行为重新建立与之对应的新功能结构,实现疾病逆转。

整体观

主动健康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一个躯体、精神情绪、心智、社会性和其他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不是器官、细胞、分子的简单累加。人体各层各级子系统具有唇齿相依、高度协同的关系。主动健康医学的整体观不是整合观,主动健康是一场基于整体观的医学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整合医学只是面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压力被迫作出的无奈改良。无论是美国版,还是中国版的整合医学均是如此。整合医学落地执行须在现有医疗体系下,依靠现有的临床医学工作者作出自我优化,面对现有庞大的医疗体系,仅靠理念指导,现有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有心无力很难落地(袁冰, 2018b)。

主动健康则是在充分考虑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整体观下的健康医学。主要着眼于考察人体系统的整体涌现表达出的功能状态动态变化,而不是局限在微观指标的大与小、多与少、高与低的静止比较。

主动健康医学的整体观还表现在整体性是基于对个体纵向连续动态跟踪观测和相对比较。现代医学的诊治主要依靠横截面抽样判断指标是否偏离了正常状态,依此诊断是否为疾病。主动健康关注的是个体化,无论从评价方法还是干预手段,都重点考察个体纵向时间轴上的自身变化,并不把与抽样常模比较作为决定性因素。主动健康医学更关注人体系统的演变方向和速度,以及纵向维度的变化,更依赖大时间尺度的连续动态测量和整体发展趋势的分析。比如,在一段心率数据分析的方法上,现代医学指导下的分析方法往往关注安静心率、最大心率等生理常数的静态分析(图4a)(常芸 等, 2006),判断是否超出某个设定范围。而主动健康则更加关注心率的纵向连续数据的整体分析,计算这段数据的时序、信息熵等指标,观察其所包含的整体信息(图4b)。

主动健康医学的整体观

图1 [1] 心率数据不同方式分析特点

Figure 1 The Different Analysis Methods in Heart Rate Data

主动健康的整体观还体现在着眼于国民健康保障体系。主动健康的观点认为,仅靠现行的医疗卫生体系无法根本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需要“左”“右”医学模式的平衡协同。当前,医生对患者而言是权威,体检、医药和手术是手段。主动健康医学则认为家庭和社区是健康的主阵地,医生对健康是教练,对患者是朋友,运动、营养等生活方式是工具。当前保障体系是以治病为目的,主动健康保障体系以防治结合为基础,以创造国民美好幸福生活为目的。主动健康认为,国民健康保障需要个人与生活、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观

主动健康医学在理念上看似和自然医学、传统医学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主动健康不仅仅是理念探讨,也不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更要在科学性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自然医学、补充和替代医学、传统医学等通过调整饮食、呼吸、锻炼、天然药物等为现代医学应对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方法。但在实际医学工作中往往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理论不适配的问题,或是将传统医学削足适履,或是与传统医学的理论相悖等(袁冰, 2018a)。

主动健康医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完整性和科学性,是根植于现代科学体系,遵循现代科学范式的应用和创新研究。1970年,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的出现为某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共同的理论框架或规则,标志着一门科学的形成(陆雄文, 2013)。图灵奖得主吉姆·格雷(Jim Gray)提出,将科学研究分为4类范式,即实验归纳、模型推演、仿真模拟和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也就是“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数据科学”(刘益东, 2015)。

截至目前,人类已经实践了前3类科学范式。现代医学是在第3范式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不同的医学模式。当前导致人类疾病无法遏制的原因,从表象上来看是由于现代疾病医学模式导致,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于还原论科学范式的局限性所致。随着大数据和AI技术的发展,第4科学范式将逐步形成,科学规律和认知源于数据,静态式解析走向动态式整体是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大数据技术为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黄欣荣, 2014),未来医学模式也将产生新革命,主动健康医学就是基于第4科学范式的思考和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2023年10月22日成立。 [2]

相关知识

化被动为主动,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主动健康基因检测
主动健康·至尚人居
最新健康主题活动方案策划 运动健康主题活动方案(13篇)
Nginx被动健康检查和主动健康检查
聚焦八大人群,引领主动健康!赫力昂重磅发布主动健康洞察报告
聚焦八大人群 引领主动健康 赫力昂重磅发布主动健康洞察报告
高中健康运动主题班会
张伯礼:主动健康与养生保健
树立“主动健康”理念 做自己健康的主人——运动让老年人乐享幸福生活

网址: 主动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20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