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药四季养生知识一月:养肾防寒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 引凝滞。养生原则:“秋冬养阴”(黄帝内经)。养生关键:“养肾防寒”。当归枸杞炖羊肉用料:当归 15 克,桂圆 10 克,枸杞 15 克,羊肉 500 克。制法:羊肉切块,加生姜用开水稍煮,水漂沥干,加入各药、上 汤,隔水炖熟,饮汤吃肉。二月:阳气生发适当春捂“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表明春季从这一天开始。过了 “立春”,万物复苏,大地生机勃勃,草树开始萌芽,一年四季从 此开始了。“雨水”节气的特点是冬去春来,湿度逐渐升高,加上冷空气活 动仍较频繁,所以早晚仍然较冷。“雨水”节气因为雨水增多,空 气湿润,
2、天气暖和但又不燥热,更加适合万物的生长。养生原则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养生关键春季是冷空气活动频繁之季,所以要适当“春捂”。春季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 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注意保护阳气。立春以后,气候仍然干燥,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春季饮食调养春季阳气初生,应该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 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 养要投脏腑所好。饮食宜忌宜:多食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 等。忌:辛辣之物。枸杞子山药粥用料:枸杞子 20 克,山药 30 克,糯米 50 克。制法:将枸杞子、山药
3、和糯米同放锅中,加适量清水,用大火开 后改小火慢煮半小时至米熟烂,放温服用。功用:枸杞子养阴益肾柔肝,山药健脾益肾,糯米和胃,共为养 阴柔肝,益肾健脾。三月:晚睡早起食甜养肝春分的“分”,是过了一半的意思。此时正是农家最忙的时节, 也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中医认为,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因此,春季要注意多食甜, 少食酸以养脾。养生原则:“春夏养阳”。养生关键:春养肝。春天,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 称之为“春困”。这是人体的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 常生理现象。饮食调养:“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的饮食既要根据节气变化,又要考虑个人的体质情况。以 “春夏
4、养阳”为主要原则,也就是适当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唐 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 胃是后天之本,春天应肝,肝气旺可伤脾,所以春季要注意多食甜, 少食酸以养脾。多食甜如大枣、锅巴、山药、韭菜、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 少食酸如西红柿、柠檬、橘子等。山药粥用料:鲜山药 100200 克,粳米 100 克。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粳米同煮。功用:山药健脾益肾补肺。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古代称:“雨生百谷”,说明此节 气在农业方面的重要性。养生原则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从中医养生来说,清明前后是郊游、踏青的好日子。白居易春 游诗中说:“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从防病来讲,在这段 日子里,天气阴凉,应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饮食宜忌多食菠菜、荠菜、葱、水果、山药、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 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山楂枸杞焖兔肉用料:山楂、山药各 30 克,枸杞子 15 克,兔肉 500 克,红枣 4 个。制法:红枣去核,兔肉切块,用开水脱去血水。诸料共入砂锅, 加清水煮沸后改小火煲 23 小时,调味。功用:枸杞子滋补肝肾
相关知识
四季养生中医知识.doc
中医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食疗、药膳与四季养生和24节气养生
中医药养生健康知识.pptx
中医养生|中药保健这些知识要了解
中医药养生知识
【中医药宣传】这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知识,请查收!
【科普中医药】养生保健基本知识
四季健康养生知识
中医四季养生
网址: 中医药四季养生知识 https://m.trfsz.com/newsview20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