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铁,相信是很多妹纸们日常生活中继减肥之后的又一件大事。
女性因为生理原因,每个月都会丢失一部分血液,对比男性,贫血的几率要大得多。
而铁作为血红蛋白中的重要元素,一旦流失,如果不能及时补回来,就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贫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生活质量,找到贫血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
人为什么会贫血?最典型的就是红细胞丢失过多。
1.大型创伤、手术、分娩等大量出血,
2.女性月经
3.反复的消化道出血(胃溃疡等)、痔疮出血等慢性少量出血
红细胞生成减少
常见原因有:
1.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成年人的红细胞只能在骨髓生成,一个造血肝细胞发育至成熟的红细胞约历时6~7天。当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红细胞生成数量减少,引起贫血。
2.肾功能严重受损、肾切除:身体内90~95%具促进红细胞生成作用的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脏合成和分泌,若双肾严重破坏、肾切除,只能依靠肝脏分泌5~10%的EPO,红细胞生成数量减少,引起贫血。
3.营养性,造血原料不足: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当铁摄入量不够或吸收障碍,或长期慢性失血(溃疡、痔疮等)时,身体出现缺铁,血红蛋白减少,引起贫血。
红细胞容易破裂常见原因有:
1.基因性:地中海贫血
每一个血红蛋白由1个珠蛋白和4个血红素组成。地中海贫血是因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珠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红细胞容易破裂,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贫血。
2.营养性
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时,造血过程中发育受阻,无法发育为正常成熟的红细胞,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容易破裂,数量减少。
哪些人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
长期纯素食者:维生素B12主要在各种肉类、动物内脏、贝壳类及蛋类,奶制品中含量很少,谷类、蔬菜、水果中几乎不含。所以长期纯素食者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从而引起贫血。建议增加发酵豆制品的补充,如纳豆、腐乳等。
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老年人,胃大部分切除者: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内因子的帮助,而内因子由胃粘膜的壁细胞产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和胃大部分切除者,由于内因子分泌减少,也会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引起贫血。
有些姑娘皮肤苍白无血色、手脚冰凉、容易头晕的毛病,大多都是因为贫血造成的。
想要知道怎么补铁,得先明白为什么要补铁。去医院做体检的时候,医生判断你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就是血红蛋白的数量。体内血红蛋白合成数量减少,无法运输足够的氧气到大脑,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就容易引起头晕、气色不好等症状。那为啥血红蛋白的合成会减少呢?缺铁。因为,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核心元素。
对于女性这种每月一次大出血的生物来说,缺铁十分常见的。先来说说,铁这个核心元素到底怎么个核心法呢?给大家打个比方。血红蛋白就好比是个小国家,国家里面的皇室家族,叫血红素。
碳、氢、氮、氧等元素是这个皇室家族的爸爸妈妈、长辈和佣人。铁则是家里的大少爷,家族的继承人,皇室的小王子,整个家族国家都围着他转,他是最最核心的人物。
如果缺铁,意味着家庭没有核心,家族没有继承人,国家没有了顶梁支柱,那这个国家根本就组建不起来了。简而言之,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判断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合成减少,从而导致贫血。这下,应该明白贫血和补铁的关系了吧!
通过饮食补铁是一直很提倡的补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食材的挑选、合理的搭配,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铁元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膳食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一般存在于动物红肉、血液、肝脏中,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菠菜、芹菜等,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动物类食物补血的效果是最好的。无论是从含量还是铁的吸收率来说,都是很高的。
对于需要补铁的人来说,一日三餐中应包含有瘦畜肉50-100克,每周一次动物血或畜禽肝肾25-50克。维C有帮助人体吸收利用铁元素的作用,
因此在摄入富含铁的畜肉或者动物血和肝脏时,应同时摄入含维生素C较多的蔬菜水果,以提高膳食铁的吸收和利用。
改善慢性出血问题后,注意营养均衡,尤其关注铁、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的补充。
铁:优选便于吸收的肝脏、动物血、红肉、扇贝,其次是干木耳、紫菜、菠菜、蒜薹、黑芝麻等食物
维生素C:新鲜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更好地被身体吸收。
维生素B12:各种肉类、动物内脏、贝壳类及蛋类,素食者注意补充发酵豆制品,如纳豆、腐乳等。
叶酸:每天200~300克深绿色叶菜,可满足身体对叶酸的需要。
对于女性来说,缺铁是永远都要重视的问题,学会以上补铁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知识
让你活到99岁的15个小秘诀
乾隆三大养生秘诀 让你活到90岁
让你年轻10岁的养生秘方
揭秘泉港百岁人瑞的“长寿密码”
让你活到一百岁的养生秘诀
健康减肥大揭秘:让你轻松瘦身的秘密
让你健康瘦身的十个减肥秘籍
让女性变年轻的小秘密
补铁
AD与钙铁锌同补,健康秘诀轻松get!
网址: 健康补铁,让你多活十岁的秘密! https://m.trfsz.com/newsview21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