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视频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婴幼儿生理卫生与保健》是研究0-3岁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如何促进婴幼儿正常发育、维护和增进婴幼儿健康的一门科学,该课程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本理论即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二是基本实践,即利用规律做好婴幼儿保健工作,包括常见病防治、营养与膳食、安全与急救技能等。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是通过讲授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保育要点等,使学生掌握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婴幼儿的心理卫生知识、婴幼儿的营养膳食以及常见疾病、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急救技术等,以便更好的保护、促进婴幼儿的健康。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学生学习婴幼儿卫生健康和从事早期教育相关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课,是提高现代婴幼儿教育能力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后续课程为《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岗位实习》《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等课程。这门课程为其他理论、实践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婴幼儿生理卫生与保健》,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系统了解婴幼儿常见生理、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早期教育教师打好基础。 具体目标 ①知识目标 ★ 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 理解婴幼儿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掌握其保育要点; ★ 了解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规律; ★ 了解婴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卫生要求及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 了解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 ★ 了解婴幼儿常见病的病因、表现及预防; ★ 了解婴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诱因及矫正。 ②能力目标 ★ 懂得如何在早期教育中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三大规律进行教学环节的安排; ★ 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幼儿的身高、头围,会看身高发育标准曲线图; ★ 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配膳原则对婴幼儿食谱进行分析评价; ★ 能对婴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 ★ 能较熟练地进行体温测量、物理降温、滴眼药、鼻腔滴药及外耳道滴药等基本的护理操作。 ★ 能适应幼儿照护等执业资格证理论考核。 ③素质目标 ★ 具备早教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能够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 ★ 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提高的素质; ★ 具备较强的与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具备较高的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能力素质,能够独立处理卫生保健信息的能力; ★ 具备独立处理托幼园所常见健康问题和急救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校企合作,根据早教机构保教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标准 邀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早教机构分管园长与保健大夫与课程组教师一起,立足地方,结合幼教机构需求,分析保教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的描述,同时对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制定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 2.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渗透思政要素 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学内容模块化,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按岗位重组课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保教岗位功能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实施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全程渗透思政教育,促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交融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婴幼儿,进一步明确职业认同感,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 3.设计学习项目,突显劳动意识 本学习领域以服务于婴幼儿保育岗位为载体设计了相关的学习情境(项目),每个学习情境又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工作任务)。学习项目的前后排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每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都是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劳动精神,促使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劳动的成就感。
相关知识
《婴幼儿营养喂哺与健康成长》课程标准.docx
婴幼儿生长发育里程碑课件
孕前系列视频课程——正保妇幼课堂
网络课程—助产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指导课件.docx
婴幼儿膳食安全培训课程.pptx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 ppt课件
婴幼儿护理系列课程
网络课程—食品营养与配餐
婴幼儿心理行为保健
网址: 网络课程—婴幼儿生理卫生与保健 https://m.trfsz.com/newsview21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