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计划中提到睡眠健康与运动、饮食健康一样已经成为重要内容,在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促进、健康环境促进、妇幼健康促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老年健康促进、心脑血管防治、癌症防治、糖尿病防治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等15个领域中至少10项均与睡眠健康密切相关。《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是失眠患者由15%的患病率逐步降低、睡眠时长由平均6.5 小时达到7-8小时。
夜间睡眠不止于夜,亦是日间生活的重要保障,人生的1/3 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睡不好是疾病的征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障碍和睡眠不足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增长,睡眠问题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人民健康、工作效率、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社会问题,涉及医疗、经济、军事、生产、民生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3 月21 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良好睡眠健康中国”。接下来小编带您来了解一下,科学睡眠的四要素。
一、睡眠的用具
在安放或修造房子时,最好选择南北顺向,人睡时头北脚南,使机体不受地磁的干扰。铺的床垫硬度宜适中,过硬的铺会使人因受其刺激而不得不时常翻身,难以安睡,睡后周身酸痛;枕高一般以睡者的一肩(约10厘米至15厘米)为宜,硬度适中,枕芯弹性良好,透气性好。
二、睡眠的姿势
有心脏疾患的人,最好选择右侧卧位,以免造成心脏受压而增加发病机率;脑部因血压高而疼痛者,应适当垫高枕位;肺系病人除垫高枕外,还要经常改换睡侧,以利痰涎排出,胃见胀满和肝胆系疾病者,以右侧位睡眠为宜;四肢有疼痛处者,应力避压迫痛处而卧。总之,选择舒适、有利于病情的睡位,有助于安睡。
三、睡眠的时间
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 至8 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无梦或少梦者,睡上6 小时即可完全恢复精力;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理节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异!
四、睡眠的环境
睡眠的好坏,与睡眠环境关系密切。在18 至22 度的温度中,一般人体比较适应,可获得安睡。一般选择质地厚、遮光性能好的窗帘材料,也可以选择适当的颜色来调节心情。入睡前要控制好灯光的亮度,不宜过亮。
下面介绍几种预防失眠的方法
1、 睡前1 小时停止工作和学习,让大脑放松。
2、 睡前1 小时洗个热水澡,让身体放松。
3、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每天晚上10:00 睡,7:00 起床。
4、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5、 工作、学习、生活劳逸结合。
6、 避免压力过大,保持良好的心情。
7、 睡前尽量少吃东西,避免夜间多次上厕所。
8、 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
9、 睡前3 小时不饮酒、吸烟。
10、 睡前不吃含咖啡因的食品。
1
夏令时:7:30---11:00
13:00---16:30
冬令时:8:00---11:30
13:00---16:3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