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可以影响钙的吸收,而钙是促进骨骼发育以及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如果人体内的维生素D供应量较少,则从食物中吸收的钙也减少,因此人体不得不从骨骼中获取钙来维持血钙浓度。维生素D可分为两种,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3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合成的,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就变成了维生素D3。所以,如果能充分接受阳光的话,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3就基本上能满足生理需要了,另外,维生素D3还可来自动物性食物,如肝类,尤其是由海产类的鱼肝中提炼的鱼肝油含量最丰富。维生素D2来源于植物性食物,酵母、蕈类等含量较多。
缺乏维生素D可使孕妇发生骨质软化、骨盆畸形,缺乏维生素D可使胎儿的牙齿萌出和骨骼钙化受到明显影响,严重者可发生先天性佝偻病。
维生素D和钙的关系
狭义的鱼肝油由海鱼类肝脏炼制的油脂,广义的鱼肝油还包括鲸、海豹等海兽的肝油,鱼肝油中主要是维生素A和D,所以服用鱼肝油也可以达到补充维生素D的作用,但是有些鱼肝油并没有采用精确的国际单位标注含量,有可能导致服用过量的问题,所以妈妈们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上文提到的伊可新其实就是一种鱼肝油产品的名字而已。
孕妇和宝宝怎么补充维生素D及钙,每天不多少?
1、宝宝为什么会缺钙?
钙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物质,宝宝吃的辅食,母乳,亦或是奶粉中都含有足够的钙质,既然钙如此容易获得,为什么还会有缺钙的情况呢,道理很简单,人体要吸收钙需要一个帮手— —维生素D。
2、维生素D是什么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促进钙,磷的吸收进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果宝宝体内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那么他即使服用了大量的补钙制剂也是无效的,是无法吸收的。
3、如何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获取维生素D主要有3个途径;
a、服用含有维生素D的制剂;
b、晒太阳,人类是很强大的,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我们可以自己生成维生素D;
c、通过食物获取,因为一般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低,所以这招不适合宝宝。
在实际操作中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服用含有维生素D的制剂,来解决钙的吸收问题,虽然日照也可以合成维生素D,但是具体的照射时间,照射面积,以及合成量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尽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4、每天吃多少维生素D
目前的建议是每天服用400IU(国际单位)换算过来就是10ug。
我再来科普一下IU(国际单位)是啥意思。先来个官方的解释,有些药物它们的化学成分不恒定或至今还不能用理化方法检定其质量规格,往往采用生物实验方法并与标准品加以比较来检定其效价。通过这种生物检定,具有一定生物效能的最小效价单元就叫”单位”(u);经由国际协商规定出的标准单位,称为”国际单位”(IU),说白了就是按照疗效来衡量,打个不是很准确的比喻,两个工厂都生产维生素D,但是A厂家的浓一些,B厂家的稀一些,厂家会通过IU这个单位进行标注来告知有效成分的密度,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如果要获得等量的维生素D,那么吃B厂家的药就要多吃一点。以上的概念妈妈们有个了解即可,按照买来的VD的服用说明的剂量吃就可以了。
孕妇及宝宝每天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一览表:
结合家人和自己的症状:小孩子夜间出汗与温度无关、小儿方颅、枕秃、夜惊、10个月后仍未出牙、后囟2月仍未闭,前囟1岁半仍未闭、肋骨串珠、“X”形腿、“O”形腿(这都缺得很严重了,早就该补),儿童期生长痛、磨牙、少女痛经、孕妇,骨质损伤者(不要再吃骨头汤补钙了,骨头汤只能补脂肪不能补钙),35岁后骨峰值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绝经期妇女,运动过量的体育生钙流失过大。
孕妇如何摄入更多的维生素D呢?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经常晒太阳,因为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为内源性维生素D3,而这种物质必须经过紫外线的照射才能被转化。所以,晒太阳是一种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法,但切记,不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个时间段晒太阳,期间,紫外线太强,容易损坏皮肤,得不偿失。
2、多吃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品才能补充更多的维生素D。像海鱼,动物的肝脏,瘦肉,还有蛋黄都是不错的维生素D来源;另外,脱脂牛奶,坚果,奶酪和海产品都富含着维生素D,如果觉得从食物里补充维生素D过于麻烦,直接购买添加了维生素D的营养补充剂也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方法。但有一点得提醒,维生素D几乎不在植物性食物里存在,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作为孕妇,不仅要满足自身每日维生素D的补充量,还得顾及宝宝摄入维生素d的量。但凡事都有个度,切不可因为有孕在身,就疯狂补充维生素D,那样不但存在危险,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哦!
0-3岁的宝宝每天维生素D及钙的摄入量
0-3岁宝宝每天钙的摄入量
根据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钙的摄入量为:
0-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300mg, 人工喂养的婴儿考虑到非母乳来源的钙吸收率较低,故定为每天需要钙400mg。
7-12个月:因为母乳摄入量明显减少,钙的浓度也相应的减低,辅食增多,考虑到增长需要及辅食钙吸收率较低的原因,定为每天需要钙400mg 。
1-3岁:每天发育需要钙600mg。
0-3岁宝宝每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于出生后1-2周开始每天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南方梅雨季节的婴儿每天需要补充400-600国际单位。
北方寒冷的冬春季婴儿每天需要补充600-800国际单位。
早产儿也要加至每天600-800国际单位。
对于每日口服维生素D有困难者,每月可一次给婴儿口服维生素D5-10万国际单位。
如何挑选钙制剂
要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含钙量 、溶解度 、吸收率 、价格合理。因此含钙量高(只要是指含有的钙元素要高)、溶解度好、且吸收率高、价格便宜、对消化道没有刺激的钙制剂就是好的产品。其次需要注意各种钙剂的吸收率,例如:碳酸钙含钙量高,副作用小,吸收率可高达40%,且价格便宜,是不错的钙剂。葡萄糖酸钙含有的钙元素低为9%。活性钙(是用贝壳类高温煅烧的),虽然含钙量高,但是水溶液是强碱性,对胃肠道刺激性大,不适合孩子食用。乳酸钙分解后产生乳酸,容易造成疲劳。有些钙制剂还需要注意原料不要有重金属污染,因此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酌情选用。
目前一些钙制剂100mg中含的钙元素量(mg):
碳酸钙制剂 40;醋酸钙制剂 23;乳酸钙 13;柠檬酸钙 21;苏糖酸钙 13;各种牦牛骨钙 10;葡糖酸钙 9;枸橼酸钙 21;活性钙(煅烧) 50; 生物碳酸钙(生牡蛎钙) 38.4。
食物中含钙量 (含钙量mg/100g)
虾米皮 991;海带(干) 348;干酪 799;豆腐164;牛奶 104;黄豆 191;紫菜 264;木耳 247;苜蓿(炒) 713;蛋黄 112;花生仁 284;荠菜 294;雪里蕻 230;豌豆(干) 194;
豆腐100g豆腐中:北豆腐(卤水为凝固剂)含钙量138mg、南豆腐(石膏为凝固剂116mg、内酯豆腐(葡萄糖内酯为凝固剂)17mg、豆腐脑18mg、豆浆10mg、豆腐丝204mg,所以豆制品最好选择含钙量高的卤水豆腐、石膏豆腐、豆腐丝等。
(以上数据摘自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0年)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人体摄入的钙主要是在小肠近段吸收。在肠道大部分钙是被动吸收,少部分钙为主动吸收。其吸收多少是与摄入量多少和身体需要量密切相关。当机体需要量大或摄入量不足时,肠道对钙的主动吸收最为活跃;当摄入量大时,大部分则是通过离子扩散方式被动吸收。因此摄入量与吸收并不成比例,当摄入量大时,吸收率则降低。一般说来,食物中含钙量高时吸收率相应下降,食物中含钙量少时,吸收率相应升高。
此外,钙的吸收还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钙的吸收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母乳喂养的婴儿钙的吸收率达到60-70%,成人才25%,孕期吸收率增高。
2、维生素D影响着钙的吸收
膳食中维生素D多少或者晒太阳是否充足,明显影响着小肠对钙的主动吸收,尤其是膳食中钙低时维生素D的多少就更为重要。
3、肠道中PH值和是否进食增加钙溶解度的物质可影响钙的吸收
例如进食乳糖,乳糖发酵不但可以导致肠道PH下降,而且乳糖与钙合成低分子可溶性物质有利于钙的吸收。
4、与蛋白质摄入量有关
蛋白质摄入量适合人体需要量时,钙的吸收率增高;蛋白质摄入量高于机体需要量时不会增高钙的吸收。
5、低磷食品有助于钙的吸收
一般认为钙:磷的比例1.6-1.8:1时,钙的吸收最好,所以鲜牛奶因为含磷高,不如母乳中钙吸收率高。
6、运动锻炼
加强体育锻炼也是促进钙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7、减少影响钙吸收的不利因素
富含植酸、草酸的食物都会影响钙的吸收,因为植酸和草酸可以与钙形成不可溶性复合物质,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对于富含植酸和草酸的食物,如谷类和蔬菜需要注意烹调方法。
8、不同的钙制剂由于理化性质不同,也会影响钙的吸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