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Yomi(有米),人类学硕士,研究哺育与养育文化
在做母乳喂养文化研究的这几年,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无论是公众媒体还是自媒体,关于母乳喂养观念与态度的议题总是能迅速升温,评论中不乏争锋相对,支持与反对阵营的分化程度超乎想象的剧烈。
支持母乳喂养的观点往往从各个层面佐证“母乳最适合宝宝”“母乳喂养对妈妈好”“母乳喂养是自然的”;
而反对母乳喂养的观点则更聚焦这样的观点:母乳喂养是个人的选择,不想被母乳“绑架”生活。
更有言辞激烈者提出:“那些医学专家、政客等所谓权威不仅用一套‘母乳喂养最优’的说辞来PUA我,还上升到公共政策的高度来对我进行道德绑架!”
近期出版的政治学家考特尼琼格的《母乳主义》更是被奉为有力佐证。这本书带着独特的文化语境:“女性主义者、原教旨主义者、嬉皮士们以及医护人员和政客如何将母乳喂养塑造成一门大生意及坏政策”。
这些社会与文化语境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而代之以诘问:
➡️母乳,真的是你的最好选择吗? ➡️母乳,真的是你唯一的选择吗? ➡️母乳,真的是——你的选择吗?
这些问题往往笼统地被扣了同一顶大帽子:在当下推行母乳喂养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无论中国妈妈,还是美国妈妈,处境都差不多,女性的真实需求和自主选择被漠视了,在面对喂养方式的选择时,往往别无选择。
面对这样的诘难,母乳喂养支持者们倍感委屈。在我们之中,有支持母乳喂养的医护人员,有母乳指导(也包括经认证的国际泌乳顾问IBCLC),也有月子中心从业者、月嫂和通乳师们。
这几年随着循证医学的普及、深入,坚持在母乳喂养支持第一线的小伙伴们不停地在学习、实践、反思,不厌其烦地试图以更为整体的视角为妈妈们解决喂养问题。
而我们的努力,似乎总是在和一些看不见、说不明的观念和实践对抗,而这样的力量又是那么的真实。
为什么推行母乳喂养常常面临诸多困难? 为什么中国的母乳喂养环境多少有些差强人意? 为什么母乳妈妈们的哺育困难重重?
尽管我们可以看到如此多关于“母乳喂养最优”的证据,尽管社会或是个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推动母乳喂养,公众的态度和实际的喂养行为却仍然模糊不清,左右摇摆……
这其中的种种疑惑和张力,也正说明母乳喂养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背后纵横交错的观念与事实远非简单的一句“母乳喂养最优”或是“喂养是个人选择”所能涵盖。
当我们讨论“喂养”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探讨的是对母婴的照护。
有这样一个事实,不容许我们忽视:产后虚弱的母亲与脆弱的人类婴幼儿是需要24小时贴身照护的。
这份工作,总有人需要来承担:
➡️医院里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护工; ➡️出了院是自己爸妈、公婆; ➡️又或是月嫂、月子中心照护者;
如果都没有,那就需要新生家庭的两夫妻合力去应对。
每一次换尿布、每一次哄睡、洗的每一个奶瓶、做的每一顿饭,每一件事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种对产妇和新生儿的照护,是人类古老的、带着情感的劳作。每一个动作都得带着巨大的责任心与同理心。
为什么我们要去照护他人?因为我们知道,有一天,我也要分娩,我也会生病,我家里也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要亲人邻里们关照关照。今天我帮了你,下次你也会帮我。这个逻辑很简单,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同理心的基础上,我们有了社会,并依靠着相互协作进化发展至今。 对母婴的照护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不分性别,不分阶级,也不分国家。只要你生而为人,你就一定是因他人的照护而成长为现在的你。无论你是否选择母乳喂养,你和你的孩子都将会在漫长的年月中,接受这个社会众多他者的帮助与滋养。
喂养一个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如何养育一个孩子,是一个投入了个体、家庭、社区、社会几乎全部资源的系统工程。
一位当代女性有选择不进行母乳喂养的自由,而这个自由,来源于整个社会的支持。
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环境,停止母乳喂养意味着我们的宝宝将面临更高的致病风险;
如果没有对母乳喂养及婴儿健康发展的深入研究,停止母乳喂养意味着母婴将承担许多健康风险;
如果没有安全稳定的婴幼儿照料支持者,停止母乳喂养意味着面临更多的压力与不安全……
那些看起来轻盈而自由的选择,是因为后面有力量为你负重前行。个体选择的收益与风险,不仅关系着那个具体的妈妈和婴儿,也关系着这对母婴联合体所在的社会,毕竟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呀!
母乳喂养一线工作的支持者们,恐怕是见证最多母乳喂养失败案例的人了!
我自己也曾经无数次涌起这样的想法:喂奶粉算了!母乳喂养真难!
从第一天的乳头破损开始,我就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居然还有这种性质的疼痛,比经痛、产痛还要痛苦。30年来,从来没有一个人一个字一句话提示过我,女性还要面临这样的疼痛?这是人类的正常吗?
接踵而至的是婴儿的哭闹与睡眠,让我产生深深的质疑。上了那么多孕妇课,看了那么多新生儿照护的视频、文章,每一个都如此温馨、平静,而现实却是每隔一两小时划破长夜的啼哭,直接让我这个“研究人类”的人神经错乱:
这是医院有问题,还是孩子有问题? 这是我有问题,还是我的乳汁有问题?
那样的时刻,无助、愤怒、疑惑、疲倦压倒性地袭来,我才发现,我对哺乳和养育一无所知。
但这是我的错吗?
如果不是我的错,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些疑惑在我磕磕碰碰养育自己孩子以及帮助妈妈们的过程中,逐渐一一找到了答案。
妈妈们在母乳喂养这件事情上集体“失能”,错不在于“母乳喂养”本身,而是她的家庭与所处的社会没有给到她应有的支持。她连放弃母乳喂养的决定,都带着巨大的不甘与愤怒:妈妈们没有选择,必须用如此决绝的方式与哺乳告别。这不是个体选择的无能,而是整个社会在母婴照护体系上的薄弱:
○ 我们在公共场合几乎不会见到哺乳的场景;
○当下中国的独生子女一代几乎没有见过养育婴儿的细碎繁琐与鸡飞狗跳;
○自然科学教材中增加了性教育的内容,却鲜有关于婴幼儿喂养的知识(就连专业的医学教材中都很少涉及人类泌乳学)
○我们赞颂为母则刚,却不能容忍为母则弱;
○我们对母乳宝宝的生长规律知之甚少,却拿着奶粉宝宝的标准随意评价;
○我们的妈妈,无论喂不喂奶,都要去操心自己会不会在产假结束后而丧失职业晋升之路,会不会被老公嫌弃身材走样,人老珠黄,会不会仅仅因为孩子不太胖就被婆婆或路人评判你的奶水不够营养。
让女性感到失能,是一场由社会中每一个个体所形成的合谋。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充斥着对女性的误解、歧视、打压、苛求:你生为当代女性,既要貌美如花,又要赚钱养家,还得怀孕生娃哺乳一个不落!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一个妈妈的赞美变成了:“你一点都不像生过孩子!”
我们曾经在脚印电台中讨论过一个话题,当年凯特王妃生产完2小时就衣冠整齐、妆容精致地抱着婴儿出来展示,这究竟是在树立一个怎样的榜样?
我们的社会对一个承担着生产、哺育以及养育责任的女性毫无底线地吹毛求疵;
对女性孕产、哺育过程中客观承受的疼痛、脆弱、恐惧、疲倦等生理和心理剧变的事实置若罔闻;
这难道不是更令人窒息的压迫吗?
女性在生育、哺育与养育上的自主性,到底有没有真正掌握在妈妈的手里?家庭中的权力结构、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市场中的企业利益、以及来自于医疗、政策等宏大系统的简单粗暴或不作为无一不深深捆绑着妈妈们的选择。
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中,母乳喂养确实困难重重,母乳喂养当然不会是那个让所有的养育难题与女性桎梏迎刃而解的灵丹妙药。
然而不母乳喂养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不母乳喂养就能免于不被尊重、无选择、被忽视、被消费主义所裹挟、被母职惩罚所困扰了吗?
人们常常用“初乳是液体黄金”来表达母乳营养价值的赞美。讽刺的是,妈妈们却因此而感到被物化、工具化。
《母乳主义》提及的母乳商品化确实值得警惕:
看看那些1-3美元/盎司的网络人乳销售,以及各类人乳制品,包括引用马萨诸塞州母乳喂养联盟主任梅丽莎巴蒂克(Melissa Bartick)博士的数据称母乳喂养能每年为公共医疗节省130亿美元等等。我也曾在读书会讨论过这个问题。就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针对母乳喂养的宣传也常常不假思索地使用“”母乳喂养是最经济的喂养方式”。每次读到这一句,我都忍不住皱眉,母乳喂养哪里经济了?妈妈的时间不是时间?妈妈的无偿照护理所应当?
这些话语将母乳物化,这些具体精确的数字,让母婴照护这样的情感劳作与可复制、可交换、可替代的商品没有太大区别。
在《母乳主义》中,吸乳器似乎也成为了“母乳商品化”的帮凶。然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有限的产假政策都让这些即需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又需要保住孩子饭碗的职场妈妈们别无选择——她们不得不托管婴儿并每天背奶。
然而这个阵地原本并不是吸奶器和职场劳动之争啊,而是母乳与奶粉的较量!如果背奶的妈妈们得不到更多支持的空间,最终这些必须回归职场的妈妈们必将被推向琳琅满目的超市奶粉货架。
或许有人会说:“和配方奶粉一样,人类泌乳也成了一桩大生意。”只能说,政治、市场与社会文化以种种错综复杂的形式纠缠在一起,让母乳喂养的环境更加复杂微妙了。
作为母乳喂养支持者,需要正视母乳喂养的复杂性。我们所支持的,并不是母乳与奶粉营养价值对照表里看起来更长的那一串化学符号。
在母婴健康的安全基线上,母乳喂养支持的是一整个喂养体系。在这个系统里,母乳不是有营养的食物,不是稀缺无价的商品,不是24小时的贴身无偿照护,不是精疲力尽的母爱。
我们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始终围绕妈妈和宝宝的养育链接、女性重要生命阶段中新的身份认同与关系、家人对母婴二元体的温暖照护以及整个社会对新生家庭的包容和支持。
对新生家庭整体的、动态的、多样化的养育实践的支持,才是真正从事母婴健康的目标。
任何试图去分割母乳喂养的尝试,都并不会为女性迎来真正的权利与尊重,也无法帮助我们去理解母乳喂养难题的深层原因。
母乳喂养既原始,又智能,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始终是一个迷人的议题。我们对母乳喂养到底有多了解?我想任何一位研究母乳喂养的专家恐怕都得摇摇头,露出深邃神秘的笑容。
母乳喂养不是个人选择,而是人人有责;
母乳喂养不是灵丹妙药,而是深系女性力量与权利;
母乳喂养并非不可替代,但喂养链接仍然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
用我最喜欢的灰宝书上的一句话来做结:母乳喂养实际上不是一种“不可撼动”的力量……但也仍然是一种有价值的儿童喂养与抚育的方式。
希望每一位女性和婴儿,都被支持与爱护,并将这份力量延续到养育自己的孩子中去。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JOY脚印健康”。作者:Yomi;编辑:猫猫。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QdqXFwDSuE95-tuPUp-oQ
相关知识
当我们讨论健康照明落地应用,我们在谈什么
冯玉铭:当谈素食主义时,我们应该谈些什么
当我们说“健康零食”时,我们究竟在说什么?
当我们在谈“情绪稳定”时,我们在想什么
上海精神急救培训:当抑郁症患者谈论自杀时,他们在谈论什么
一天中,我们究竟需要喝多少水?
我们在减肥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误区
【心理科普】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和我说:“你在谈一段健康的恋爱”
全网都在讨论“身材焦虑”,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网址: 当我们谈论母乳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https://m.trfsz.com/newsview22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