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栏目:范志红
无糖月饼、无糖汤圆、其他无糖酥点之类,哪怕一点不含有白糖,也要小心它里面的大量脂肪。每一克脂肪所产生的热量是白糖的2.25倍,所以增加脂肪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过多的油脂显然没有什么好处,对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既不加淀粉类配料,也不加入油脂,那么产品必定要用水分来充填体积,比如低糖果酱,低糖果冻之类。人们知道,糖和盐都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如果果酱中糖分低于66%,它就很难在室温下长期保存,很容易繁殖霉菌。
所以,一些低糖产品需要加入防腐剂。虽说国家许可的防腐剂毒性非常小,但是为安全起见,幼儿仍不能食用添加防腐剂的产品。所以,给孩子买什么无糖或低糖产品之前,更要加几个小心。
迷恋甜味本身就不健康!
很多人以为,只要没有白糖,就不会带来健康上的危害。实际上,过多的甜味加工食品本身就是有害的。
人类为了兼顾对甜味的爱好和膳食营养平衡,发明了各种甜味剂,并对它们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然而,在甜味剂应用几十年之后,没有发现这些产品有什么可靠的健康作用,而且确信它们对解决肥胖问题几乎是毫无裨益。哪怕是既不升高血糖、也不变成热量的高效甜味剂,也有刺激食欲、促进肥胖的作用。
人们悲哀地发现,甜味剂并不是解决甜味与健康的最终方案,因为甜味剂虽然无法升高血糖,却能通过甜味刺激大脑,造成胰岛素分泌的高涨,从而使人的食欲上升,脂肪合成增加。
特别是那些人工合成的高效甜味剂,本身没有营养价值,应用于食品当中,甚至可能带来额外的麻烦。
比如国外报道,有少数消费者对阿斯巴甜敏感,有80多种不良反应,而且不仅限于苯丙酮尿症患者;还有少数消费者对“三氯蔗糖”这种高效甜味剂不耐受,吃了之后引起从头痛到思维模糊等各种不良反应。
那些被许多人看好的糖醇类,也未必全是优点,因为大部分糖醇的过量摄入都可能引起腹泻,平日容易腹泻便溏的消费者应当少吃。
也有的糖醇品种腹泻效应虽小,但吸收后全部从尿中排泄出去,也会加重肾脏负担,肾病病人应当注意避免摄取。
所以说,与其寻求“健康的甜味剂”,不如革除对甜味的过分癖好。
无糖食品的总体营养价值怎么样?
消费者一定不能忘记,没有加入糖,并不等于某种食品对人有好处。很多人正是因为某种食品标记“无糖”,就放纵自己吃掉这些本来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和饮料。
所谓“给我一个理由先”,各种打着“无糖食品”旗号的产品,支持了他们喜好甜食、喜好甜饮料、喜好高度加工食品的坏饮食习惯。按我看,这才是无糖食品所带来的最大麻烦!
反思我国国民,对甜味的喜好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
凡饮料必甜,酸奶必甜,点心必甜,零食必甜……尤其是孩子,从小被大量的甜味所包围,自然而然地习惯于食物中大量的糖,形成嗜甜口味,对其身心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并增加成年后慢性疾病的风险。
要想远离肥胖,控制血糖,最好的饮食方法还是少吃任何人工甜味的食物,多吃粗粮豆类薯类,用天然质地的新鲜水果来替代甜食和甜饮料,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什么无糖、低糖食品上。
相关知识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健康吗?
无糖食品是真的无糖吗 长期吃无糖食品好吗
无糖食品是真的“0糖”吗?
无糖食品受青睐,真的健康吗?
“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吃“无糖食品”可以减肥?告诉你真相
无糖食品并非真的无糖(健康饮食)
无糖≠健康,解密无糖食品的真相
无蔗糖食品 = 无糖食品吗?
无糖低糖真的健康吗?揭秘健康饮食的真相
无糖饮食,真的不会发胖吗?不妨了解下“无糖”食品的真相!
网址: 无糖食品真的健康吗 https://m.trfsz.com/newsview23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