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塑造城市优美形态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塑造城市优美形态

0514001_001_01_b.jpg

龙安湖公园绿道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周踔健  通讯员  沈栋) “天气好的时候,沿着河走走,看看风景,顺便锻炼一下身体,蛮舒服的。”眼下,龙安湖公园里鸟语花香,岸边的城市绿道上,来来往往的市民步履轻快,这里正成为附近居民新的休闲“心头好”。而这样的城市绿道,还将不断延伸,持续释放“绿色福利”。近日,记者从区住建局了解到,今年我区计划新建绿道4条、开工1条,总长度为16公里,包括禾丰港(宏达路-长宁路)河道及绿化整治提升、临平山西侧绿道、汤家桥街南侧环境提升工程、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及杭浦绿道,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塑造城市优美形态。

走进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施工现场,一条沿山势而建的蜿蜒绿道初具雏形,工人们正忙着对沿线绿化进行补植、修整。作为今年绿道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这条环山绿道贯穿超山景区多个景观节点,全长约11公里。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登顶超峰的“快速通道”,全面提升超山景区的景观效果和服务功能。“在游线优化方面,尽量避免对山体的破坏,并充分优化两侧的景观,做到自然贴合超山的文化底蕴。”绿道建设项目负责人金力豪告诉记者,绿道沿途风景充满山野乐趣,沿线节点景观绿化层次丰富、错落有致,近可看草木青葱,远可眺繁华城市,能够给市民带来丰富的游览体验。

除了增加绿量、链接生态等功能外,临平的绿道在功能叠加、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等方面特色愈加鲜明,为市民带来更多幸福感。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其中一个关键字就是“串”——

临平在绿道建设之初,就注重通过规划将绿道与周边结合成片。以正在建设的临平山西侧绿道为例,项目以临平山运动公园为起点,充分利用地形特点,设有盘旋绿道、“之”字形绿道、架空绿道等多种形式的绿道,打通临平山现有绿道与上塘河绿道之间联系,将有机串联起城市绿道网络。“项目中既有观景平台,也有旋转栈道,在绿道之外更像是个艺术装置,可以供游客休憩、拍照打卡。”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打趣说,这里或许将成为临平山下一个网红景点。

随着新建改造里程不断延长,临平的城市绿道逐渐连线成网,再连网成片,更多市民可以在此休闲、健身,享受家门口的新鲜绿意。截至目前,我区已累计建设各级绿道63条,总里程达205公里,初步形成以临平山绿道、东湖绿道、上塘河绿道以及大运河绿道、塘超小径为骨架的绿道网体系,基本形成“城区范围5分钟可达绿道网”的布局。其中,临平山绿道荣获“浙江最美绿道”,望梅路健康绿道、星光街绿道、九乔绿道荣获“杭州市最美绿道”,我区也连续3年获评杭州市绿道建设工作优秀区县。

“我们对全区绿道进行规划建设,并稳步推进完成省市区各级目标任务,严格把关、精益求精,把绿道做成精品工程,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临平将持续推进全区绿道建设和现状绿道设施完善,提升原有绿道的功能,进一步满足市民休闲游憩,体育健身和绿色通勤需求,以“走在林间道,人在画中游”的城市绿道串起临平的美好风光,装点百姓的幸福生活。

相关知识

绿色生态城市
乌当区:生态创新 绿色健康
绿色原生态,打造最具健康价值的绿色食品
生态+生产+生活=绿色发展
加快打造生态城市的“软实力”
中节能健康城最新动态,绿色生态人居未来展望
生态城市
全国生态日丨绿色出行,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必由之路
推进生态文明 建好生态新城
“生态设计”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网址: 厚植绿色生态底色 塑造城市优美形态 https://m.trfsz.com/newsview24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