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体能训练及其重要意义
体能是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 通常以速度、力量、耐力、 协调、柔韧等素质来体现。体能训练是进行任何运动的基础, 通常以复合型的动作或者组合训练的形式展开, 是初中体育 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体能训练能有效地培养和激 发初中生的运动能力和素质, 如爆发力、耐力等, 从而保障人 体能够为大负荷的训练做好准备, 加强人体的心肺功能, 也 能够有效地减少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在进行有效的体能训 练后, 学生能够更加容易且快速地掌握一些较为复杂的运动 技能和动作, 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
二、初中生身体素质现状
(一) 运动锻炼的时间不足
当前初中生的文化课任务繁重, 所开设的学科较多, 课 程安排十分紧凑, 体育课所占课时比例较低, 且呈现出越来 越少的趋势, 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了体育课排不进课表的现 象。课程任务繁重, 但是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 导致初中生 在校内的运动锻炼时间不足。另外, 初中生课外运动锻炼的 时间也十分有限, 首先是可供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场地 受限, 其次是当前学生都需要上各种各样的课业辅导班和兴 趣培训班, 时间都花费在了各种补习班, 挤压了初中生运动 锻炼的课外时间。
(二) 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
当前, 部分初中生没有意识到运动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休闲娱乐活动上, 比如看电视和上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与此同时, 许多学生是独生子 女, 家长可能会存在过度关心和溺爱的现象, 导致学生没有 形成足够的耐力, 他们不愿意去参加体育锻炼, 部分家长不 良的生活习惯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 体育训练的效果不佳
当前,部分初中学校体育课程并没有按照明确的目的去 开展, 更多的是采取自由体育活动的形式来开展, 教师没有 精心设置课程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 体 育训练目标无法实现。单一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和无聊, 不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而且主要以成绩来衡量学生 的体育运动能力, 也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 导致 体育训练的效果不佳。
(四) 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不佳
由于缺少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时间, 根据有关的调查, 我 国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身体机能的爆发 力不强、力量不足、肺活量下降。部分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 炼, 出现了过度肥胖或者过度消瘦的不健康状态, 这些都应 当引起重视。适当延长体育锻炼的时间, 加强对初中生的体 能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这有助于学生良好身体素质以及行为 习惯的养成。
三、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 适当提高体能训练的难度
根据心理学家提出的动机理论,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 参 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太强或者太弱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标准, 只有保持在一定水平范围内,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能 训练的动机, 唤醒学生的身体机能, 逐步提高初中生运动能 力。因此,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全面了解学生 参与训练的目的, 并且要详细地观察和掌握学生运动的过程 和状态, 太过简单的体能训练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动 机, 只会让人感觉枯燥和乏味。教师要在学生体育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 适当地提高体能训练的难度, 给学生设置 一定的障碍, 让学生通过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来感受体育训 练的乐趣, 增强自信心, 获得成就感, 这样能够为学生参与体 能训练提供充足的动力。例如, 在跑步训练过程中, 教师可 以在跑道上利用物体设置一定的障碍, 让学生穿越障碍进行 变速跑, 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耐力和爆发力, 也 能够适当地提高跑步训练的难度, 而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 障碍穿越的过程中, 也能够获得参与体能训练的持久动力。
(二) 确定科学的体育训练考核办法
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 应用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 能够 对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能等进行全方位准确地判断, 这也是 展示体育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考核办法的制 定, 必须要基于学生的基本学情、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实 践教学的效果, 用科学的办法来对体育训练进行考核, 以有 效地促进学生进行体育学习, 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和锻炼 的意识, 提高学生对体育和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因此, 初 中体育教师必须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 体育训练考核办法。例如在某一场体育比赛的过程中, 教师 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完成情况, 同时基 于学生一定的展示机会, 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 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夸赞, 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 而 对于一些体育技能展现较弱的学生, 教师也要适当地加强引 导, 并且要给予鼓励, 让学生不要放弃体育训练, 激励他们参 与到体育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来, 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 惯, 提升学生的耐力、爆发力,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 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体能训练过程中最好的老师, 能够为学生提供持 久的参与动力,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能训练的强度大, 且内容较为枯燥, 因此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很 容易让初中生产生畏难的情绪。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 方法, 调整学生心态, 让学生懂得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因此,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能训练兴 趣。初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来制定合理的 教学策略, 采取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形式。如在长跑训练的 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出现头晕、体力不支、胸闷等生理现象, 这会给学生带来比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让学生产生畏难 的情绪, 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长跑运动。这时候, 教师要 注重采取合适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学生采取 鼻子和嘴巴结合呼吸的方法, 就可以缓解跑步运动过程中引 起的不舒适生理现象, 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锻炼的 兴趣和积极性, 让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 提高肌肉的耐力,调节心肺功能, 提升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
(四) 教给学生正确的体能训练技巧
掌握正确的体能训练技巧是提升学生体能锻炼效果的 关键, 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技巧和方法, 才能取得良 好的训练效果。如果只是一味地延长训练的时间、增加训练 的难度, 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可能会产生不良的 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 一定要全面了解 和综合分析学生的身体状况和承受强度, 采取有针对性的训 练方法, 教给学生正确的体能训练方法。例如, 在篮球体能 训练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 活动 身体各个关节, 并进行肌肉的拉伸, 这能够减少运动过程中 的损伤, 让身体做好体能训练的准备。其次, 教师要教给学 生正确的篮球体能训练的方式, 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 讲述 详细的比赛规则, 开展对抗赛等。篮球运动是综合性比较强 的运动,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身体的耐力、爆发力等, 采取正 确的体能训练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让初中生的身体素 质得到提升, 并有助于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
(五)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具有长期性的特 点, 初中体育教师在充分、有效利用课外体能训练时间以外, 还需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适当的锻炼, 这样才能解 决课外锻炼时间不足的问题, 保障初中生体能素质的有效提 升。例如, 可以利用参加运动会, 激发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 还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体能训练游戏 或者竞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体能的锻炼和体 能素质的提升。教师也可以争取学校的配合, 适当地开展中 长跑比赛, 如接力跑、越野跑、趣味运动跑等, 通过比赛来代 替练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
体能训练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是开展其 他运动的基础和保障, 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让学生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教师应 当注重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 让学生克服畏难的情 绪, 教给学生正确的体能训练方法,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 能训练的过程中, 让初中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相关知识
体能康复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胎教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体育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教学大纲
探究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课件
服装模特形体训练的影响及方式探析论文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形体训练的目标及要求:体育与健康
体育训练中的运动营养及合理膳食探讨
初中学生肥胖成因及调控对策研究——以珊瑚中学为例
网址: 初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方法探究及其重要意义 https://m.trfsz.com/newsview24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