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肥的道路上,总是感觉艰难重重?许多人都曾经历过“深夜emo时刻”,感到沮丧和无助。然而,肥胖症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已成为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这部指南是国内首次多学科结合的肥胖症权威指导,意在帮助广大的减肥人群找准方向,实现科学减肥。
如果你正为自己的体重烦恼,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体质指数(BMI)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根据我国的标准,BMI值的范围是:低体重(<18.5),正常体重(18.5到24),超重(24到28),轻度肥胖(28到32.5),中度肥胖(32.5到37.5),重度肥胖(37.5到50),极重度肥胖(≥50)。此外,如果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5厘米,也可以诊断为中心性肥胖,显示出更高的健康风险。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比例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成年人超重率已达到34.3%,肥胖症患病率为16.4%。这不仅会影响个人形象,更关系到健康。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所导致的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1990年至2019年的全因死亡中,超重和肥胖引起的死亡占比已从2.8%增加至7.2%。
为了帮助肥胖症患者,医疗专家建议采取综合性的减重方案。其中,饮食调整是首要环节。医学减重膳食方法,通过调整营养素比例,满足患者的基本能量需求,同时帮助减重。这种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个体的代谢状态和身体状况,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此外,中医药也可以提供辅助治疗,例如辨证施膳,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环境调整饮食。
当然,改变饮食习惯的同时,增加运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指南》中提出了两种运动干预方案:力量抗阻训练和有氧耐力运动。力量抗阻训练帮助增强肌肉,建议每周进行2到3次,每次以主观疲劳为标准进行适量训练;而有氧耐力运动,如步行、骑车等,成年人应该每周进行150至420分钟的锻炼。重要的是,运动不应只关注体重的减少,而是通过增强体质,降低疾病风险。
心理因素同样影响着减肥过程。很多人因情绪波动而选择暴饮暴食,因此,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必须结合。在这场减肥的战斗中,国家的最新《指南》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减轻体重,提升健康。
最后,结合现代科技,建议大家使用简单AI,帮助你记录运动数据,制定饮食计划。简单AI是搜狐旗下的全能型AI创作助手,能够一键生成创意美图及个性化健康方案。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国家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健康减围!更多健康管理信息,欢迎访问:简单AI链接(免费,长按复制链接至浏览器体验):https://ai.sohu.com/pc/generate?trans=030001_jdaiylmn2
AI专属心理医生,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有问题找AI,AI陪你共度难关,点击免费用 → https://ai.sohu.com/pc/textHome?trans=030001_jdaiyljk
点击查看新手教程及变现案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