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健康的保护与促进(七)

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健康的保护与促进(七)

    7、青年前期健康的促进与保护

    青年前期指的是18-22岁的青年,身体生长发育过程处于青春发育期之后,是少年向青、中年的过渡阶段,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期。此时期的人,一部分已走向社会,一部分正处于高等学校学习阶段,他们思想活跃,精神饱满,记忆力强,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

    (1)青年前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①人体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速度逐渐减慢,走向成熟,同化作用占优势。生长发育趋于稳定,但仍具有相对的可塑性。男、女性别差异明显,男性身高增长速度放慢,形成上体较宽、骨盆较窄、倒三角形的男性体型特征,女性身高趋于稳定,形成躯干相对较长、下肢相对较短、肩圆而窄、骨盆较宽、重心较低、皮下脂肪较多的体型特点。运动系统生长发育迅速,肌纤维增粗、肌肉越来越丰满,力量增大,体重增加。内脏功能渐趋成熟和健全,为机体进行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奠定了基础。大脑发育臻于完善,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趋于平衡,灵活性提高,随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数量急增,联系更加复杂化,神经活动在时间与空间的广度上大增,语言系统的调节能力迅速增强,从而提高了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人的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想象力都有一个大的飞跃。内分泌腺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保持体内酸碱平衡等起着促进和调节作用。

    ②成人意识增强。想摆脱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约束的欲望增强。

    ③自我意识增强。由于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以及逻辑思维的形成,喜欢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但团队精神较差。

    ④“逆反”心理增强。已具有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因而好奇、好动、好变、好强、好胜,喜欢“求异思维”。

    ⑤世界观正在形成,具有可塑性。思维活跃,易接受新事物,由于经验不足,阅历肤浅,容易受外界干扰,缺少远大理想,功利心强。

    ⑥进入青年期就已经是成年人了。人的行为定势已经形成,行为发展进入巩固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巩固、完善、适当调整几个方面。

    (2)青年前期存在的健康问题

    ①部分健康体能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水平呈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视力不良检出率高居不下等等。

    ②精神疾病呈上升趋势,成为农民工坠楼、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大学生休、退学人数在休、退学总人数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在对北京16所高校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在校大学生患心理疾病而无法继续学习,被迫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学生总人数的37.9%。因患心理疾病被迫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人数的64.4%,位于病退率之首。1978-1988年北京16所高校因精神疾病退学、休学的学生占退学、休学学生总数的80%。天津对5万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兰州4所大学调查,学生精神疾病发病率达8.48%。媒体报道的坠楼事件中,近半数发生在该年龄段的年轻人。“在北京16所高校中,······因病死亡的17例中,有9例均为患重性精神病而自杀”。

    (3)青年前期健康保护与促进的方法

    ①坚持体育锻炼。人体发育到22岁已是成年人了,应自己管理自己,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自主、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并以自己良好的运动行为和习惯,感染与影响周围人,形成一种人性化的运动氛围,担起传播健康的社会责任。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健康水平、身体素质、个性特征与职业特点的运动。要注意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一个健康的、强壮有力的心脏和肺是生活、学习、生产劳动等一切活动以及健康长寿的保障。要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发展,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特殊意义。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成分,维持标准体重,脂肪含量过多,体重过重,身体肥胖,会对身体产生多种不利的影响,脂肪含量过低,体重过轻,身体过瘦,对健康同样不利。体育锻炼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有针对性。要根据自身身体素质、机能状况、体育基础、兴趣爱好、动机需求及心理特点等,选择最适合的锻炼内容与方法,切忌一刀切。属于腼腆、胆怯者,应多参加游泳、溜旱冰、器械体操等项目的活动;属于孤独、怪僻者,应多参加各种球类以及拔河等集体活动;属于急躁易怒者,应多参加武术、气功、棋类、慢跑等活动;属于优柔寡断者,应多参加乒乓球、羽毛球、跳高、跳远等活动;属于缺乏信心者,应多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如跳绳、健身操、慢跑、快步走等运动。

    第二,要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了解锻炼后所产生的积极变化,肯定自己的点滴进步,以更大的努力和热情投身于锻炼身体的活动之中;同时还要设置各种条件,自己去发现自己的进步和锻炼的效果。

    第三,青年人进取心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学习、掌握终身体育的方法。

    第四,青年人活泼好动,应注意控制好锻炼的量和强度以及锻炼后的恢复过程。这一点在体能类项目、剧烈对抗性项目的锻炼后尤须注意。一般而言,锻炼时间长、负重总量大、练习次数多时,则应安排适当的间歇。反之,锻炼的持续时间短、负重总量不大、练习次数不多时,则可连续进行练习,一气呵成。锻炼的量和强度应呈反比关系,量大,则强度要小;强度大时,则量要少些。一般情况下,不能大量的同时大强度,大强度的同时大量,这样肌体容易受到伤害。

    第五,要注意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的摄取与锻炼效果及锻炼后的恢复过程与密切相关,特别是从事健美锻炼的青年男女,切不可随意节食,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②加强卫生保健。要坚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睡眠时间;保持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习惯,戒除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沾染不良习惯和嗜好;定期体检,掌握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预防各种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③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保证足够的主食和优质蛋白质;坚持广食、杂食,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全面与平衡。

    ④自觉提高道德修养。青年道德修养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不能单纯靠青年内在本性的自然显现,自己去发现“良好的东西”,去抵制“不良的东西”,也不能仅靠外部影响直接内化来实现,青年的道德发展是一种青年个体自身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道德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冲突,在教育刺激的影响下逐步重组的过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青年的道德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青年人要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能动的道德活动和交往过程,自觉提高道德修养;要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要在循环往复的反复中,逐步提高道德修养;要主动的、自觉的提高道德修养,培养理想信念,从而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公民,为人民谋利益的人。

    ⑤学会调控情绪情感。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容易患各种疾病。

    (待续)

相关知识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ppt
不同年龄段老人的健身方法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保健都具有什么特点?
不同年龄段运动有不同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营养与饮食管理建议
不同年龄阶段该接种哪些疫苗?
孩子语言发育有七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不同,父母的培养方式不同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视力发展
不同年龄段健身计划指南
儿童生长发育的七个关键阶段

网址: 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健康的保护与促进(七) https://m.trfsz.com/newsview30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