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晨
构建现代农业强市,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今年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在工作计划中提出,在提升原有7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的基础上,再新建3个,总计达到10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并探索建设2个数智赋能粮食安全的“青岛场景”。
春雷响,万物长,正是耕种好时光。当前,冬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正逐渐成为主角。从CVT重型无人驾驶拖拉机、多光谱无人机、北斗导航终端的翻耕机,再到智慧喷灌系统,青岛的农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科技革命。青岛的农民们逐渐告别传统的春耕方式,投身到智慧农业的怀抱中。各地区各部门将5G、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融入传统农业,使作业从前期到后期实现了精准化,数据从田间涌现,最终促成了“智慧农业”的诞生。
"科技力"正成为推动青岛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青岛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23.17万亩,同比增0.11%;总产318.65万吨,同比增2.36%;单产440.63公斤/亩,同比增2.25%。粮食生产实现面积、总产、单产 “三增”。这表明,科技在推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加强了重大农业技术的集成和推广,超高产攻关试验、绿色增产技术模式的应用,以及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等,这些都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此外,青岛市还建立了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和遥感监测分析等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慧化水平。
在春耕的大地上,青岛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积极加强科技支撑,将数智技术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为农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共同筑牢丰收的基石,青岛正将“数智兴农、绿色增粮”的战略落到实处。通过智慧农业的推广和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促进农业生产模式的革新,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勾勒出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现代农业美好图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