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水在维持新陈代谢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废物的排泄等都离不开水。喝水能够提高人体的代谢率,其原理包括调节体温、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以及促进废物的排泄。当人体温度升高时,皮肤分泌汗液,汗液蒸发带走热量,而水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热量调节作用。
同时,水是营养物质在人体内运输的主要介质,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吸收直接影响人体的能量产生和使用,从而影响代谢率。
水还对促进消化有着积极意义。人体摄入的营养素需要充分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送到全身各处,保障消化功能的顺利进行。然而,喝水也需要适量,并非越多越好。若 1 天内饮用超过 25L 水,则可能造成体液中渗透压过低,出现如心脏衰竭、离子紊乱等情况,严重者危及生命。当喝水过多导致肚子胀时,可以多起来走动走动,比如散步能增加胃肠道的动力,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加快水液代谢,从出汗或尿液排出体外;按揉腹部也有助于直接增加胃肠道的动力,促进水在体内的吸收和更好地往外排泄。
总之,正确认识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合理的饮水方式,对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适时饮水
很多人都习惯等到口渴了才喝水,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饮水方式。当我们感到口渴时,实际上身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了。为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我们应该在未感到口渴之前就及时补充水分。比如,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温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宿便的排出;饭前半小时喝一杯温水,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饮食;工作一段时间后喝杯水,可以缓解疲劳;睡前喝一杯水,可减少血液黏稠的发生。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尿量应达到 1500 - 2000 毫升左右。这就需要我们摄入足够的水分来维持。但具体的饮水量还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如出汗多的时候就应该多喝一些水,而在出汗少的时候则可以适当减少饮水量。同时,要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应该分多次慢慢饮用。例如,可以将一天所需要喝的水以 200 毫升到 300 毫升为单位,每隔 2 到 3 小时分次饮用,这样身体含水量才会足够。
饮用温水对身体有诸多好处。温水不刺激身体,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利用。相比之下,冰水容易刺激肠胃,可能导致胃痛、腹痛甚至腹泻等问题。而太烫的水也不可取,若水温过高,容易烫伤食管黏膜,且长期反复刺激,会导致食道出现慢性炎症。一般来说,冬季建议喝温水,夏季可以适当饮用凉水,但要避免喝冰水。
正确的饮水方式有很多。首先是浸润,先在口中含一口水,把口腔浸润以后再逐渐喝下去,这样可以利用回馈机制传达到机体的口渴中枢,便于身体的充分吸收。其次是慢饮,需要小口的慢慢饮用,给予身体充分的时间进行新陈代谢。此外,尽量饮用白开水,避免长期喝饮料等。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 1500~1700mL(约 7 - 8 杯),实际具体喝水量需要根据年龄、身体活动、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如气候干燥、炎热或有运动等情况,建议可适当增加饮水量。
(一)晨起饮水
早晨起床后,人体经过一夜的休息,处于相对缺水的状态。空腹饮用一杯约 200ml 的温水,能够迅速补充身体所需水分。这一杯温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刺激唾液腺分泌,改善食欲。据研究表明,晨起喝水后,肠胃的活动会更加活跃,有助于消化早餐摄入的食物。同时,温水还能帮助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为新的一天开启健康的循环。
饭前半小时喝一杯温水,可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有助于控制体重。一般来说,饭前饮水的量可以控制在 150-200ml 左右。这样既能让身体有一定的水分储备,又不会因为喝太多水而影响食欲。饭后一小时左右饮水能清洁口腔、润滑肠道。饭后立即喝水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所以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此时喝水可以帮助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同时,水分还能润滑肠道,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睡前饮用适量温水有助于清洁肠道、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降低血液粘稠度。一般建议在睡前 1 小时左右喝一杯约 150ml 的温水。这样可以在夜间为身体提供一定的水分,防止血液过于黏稠。同时,温水还能帮助清洁肠道,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但需要注意的是,睡前不宜喝太多水,以免夜尿增多,影响睡眠质量。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心脏疾病或肾脏疾病的人,睡前饮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加重病情。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饮水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我们需要牢记健康饮水的关键要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适时饮水,在不同的时间点补充水分,让身体始终保持水分平衡。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提前为身体储备水分,预防脱水状态的出现。早晨起床、饭前半小时、工作间隙以及睡前等时段,都是饮水的好时机,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饱腹感、缓解疲劳、降低血液黏稠度等。
适量饮水,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水量。成人每天尿量应达到 1500 - 2000 毫升左右,这就需要摄入足够的水分。但具体的饮水量还应考虑出汗情况、年龄、身体活动、环境温度等因素。避免一次大量饮水,分多次慢慢饮用,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吸收和利用水分。
注意水温,选择适宜的水温饮用。温水不刺激身体,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利用。冬季建议喝温水,夏季可以适当饮用凉水,但要避免喝冰水。太烫的水容易烫伤食管黏膜,增加患癌风险,应避免饮用。
正确饮水方式,采用浸润、慢饮等方法,让身体充分吸收水分。尽量饮用白开水,避免长期喝饮料等。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 1500~1700mL(约 7 - 8 杯),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喝水量。
在不同场景下,我们也要注意饮水要点。晨起空腹喝一杯温水,促进胃肠蠕动,改善食欲;饭前半小时喝水增加饱腹感,控制饮食;饭后一小时饮水清洁口腔、润滑肠道;睡前适量饮水,防止血液黏稠,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睡眠。
让我们重视健康饮水,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合理饮水,特殊情况下听从医嘱,让水为我们的健康生活助力,共同迈向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相关知识
营养健康餐:为身体注入满满活力
医声丨中国医大说科普——七大营养素之“水”(上)
关注饮水知识,共享健康生活
平衡饮食的七大营养素摄入建议
素食饮食:营养均衡,健康生活
七大营养素之膳食纤维:健康生活的必备元素
关注饮水卫生 守护健康之源 ——2024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宣传周
关注饮水卫生 守护健康之源——2024年生活饮用水卫生宣传周
足量饮水 健康生活
七大营养素
网址: 七大营养素之水:健康饮水,为生活注入活力 https://m.trfsz.com/newsview328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