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纯母乳喂养婴儿的缺铁问题研究进展

纯母乳喂养婴儿的缺铁问题研究进展

缺铁是婴儿最常见的营养问题之一。铁对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铁缺乏婴儿在精神、行为、认知、心理方面发育都相对滞后。母乳中平均含铁量为0. 35 mg/L,较配方奶中低。母乳中的铁含量与母亲铁营养状况无相关关系。纯母乳喂养超过4个月是婴儿缺铁的危险因素,纯母乳喂养儿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的发病率较配方奶喂养儿高。缺铁婴儿应及时采取补充铁剂、添加辅食等各种方法达到满意的铁储量以满足婴儿迅速的生长发育。婴儿缺铁的相关诊断标准婴儿缺铁的诊断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浓度、总铁结合力等。临床上一般用Hb来反映婴儿的贫血状况,但要评判铁营养状况的话,Hb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缺铁早期,血红蛋白没有明显降低,而其他的原因如基因缺陷、慢性感染,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等都可造成低血红蛋白,因此要结合其他的实验室指标来诊断。目前较常用的诊断标准为:IDA:Hb<11g/dL,SF<12ng/mL;ID:Hb> 11g/dL,SF<12ng/mL。

纯母乳喂养

为婴儿铁缺乏的一个危险因素

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很多,美国儿科学会将其归纳如下:早产、低出生体重、铅暴露、纯母乳喂养超过4个月而不补充铁剂、断奶后全牛乳喂养以及辅食中没有富含铁的米粉等食物。本文主要讨论了纯母乳喂养方式与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关系问题。WHO对纯母乳喂养方式定义为:婴儿只摄入母乳(无论是直接从母亲乳房吸吮的还是预先挤到奶瓶中去的)而不添加其他的固体或液体食物,以滴剂或糖浆形式的维生素、矿物和药物除外。WHO认为母乳可满足婴儿6月内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推荐应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母乳中成分丰富,易于吸收,还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和因子,是婴儿最好的食品,但由于母乳中铁含量较低,而婴幼儿需求量较大,因此,纯母乳喂养是婴儿铁缺乏的一个特殊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当母乳喂养超过4月时。母乳喂养儿铁缺乏的发病率一项对北京地区1000名4月龄婴儿的调查显示,不同的喂养方式对婴儿铁营养状况的影响是不同的:纯母乳喂养儿,尤其是男婴,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48. 8%)明显高于混合喂养组(32. 1%)以及配方奶喂养组(32. 4%)。母乳与配方奶中的铁含量对比

铁元素不同于其他的微量元素,没有生理性的排泄机制,人体铁代谢的平衡主要靠吸收机制来调节。对于把母乳当作唯一食物来源的婴儿来说,母乳中的铁含量是否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铁能否得到有效利用,都是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母乳中的铁是非血红素铁,与母乳中的一些蛋白或者低分子物质结合而存在,如乳铁蛋白。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比较高,能够达到50%,但母乳中的铁元素含量比较低。成熟乳中铁含量均数约为0. 35 mg/L。初乳中铁含量最高,随哺乳时间延长,母乳中铁含量逐渐低。母乳中的铁含量有昼夜变化,早晨较低,夜晚较高。

胎儿宫内后三个月是铁转运的关键时期,足月儿在出生时已经有较充足的铁储量,可维持4月内的生长发育所需。6月后,婴儿对铁的需要量继续增加(11 mg/d),但母乳中的铁含量逐渐降低,婴儿自身的铁储量耗竭,铁缺乏的风险凸显出来。早产儿由于孕期短出生时自身铁储量不足,出生后会追赶生长,需求量更大,因此,早产儿纯母乳喂养铁缺乏的风险更高。母乳中铁与母体铁营养状况并无相关关系,有研究表明,贫血母亲与非贫血母亲母乳中的铁含量并无统计学差别,也不与母亲饮食中铁含量相关,目前国内市售的配方奶粉都强化加入了铁元素,较母乳中高数倍到数十倍不等。随着婴儿体重增长和血容量扩张,对铁元素的需求量增加,配方奶中的铁含量也相应增加,能够较好的满足婴儿所需,并且其中也加入了维生素C、A促进铁吸收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粉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尽管配方奶中铁元素的吸收率仅为母乳的1/5(10%), 但婴儿从配方奶中可吸收的铁元素仍高于从母乳中 可获得的铁,使配方奶喂养儿缺铁性贫血和铁缺乏的发病风险降低。

缺铁的危害尽管贫血是铁缺乏最普遍的临床表现,铁缺乏对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其他影响更令人担忧。铁是体内许多重要酶合成的原料,参与了运动系统和大脑神经系统功能的发育,包括髓鞘的形成、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通路建立等。2岁内是婴儿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期婴儿铁摄入不足,会对婴儿神经系统产生一系列不可逆的损伤。研究发现,铁缺乏的婴儿在精神、运动、情感发育方面都受影响,并且这些影响会持续到成年时期。婴儿在铁缺乏阶段以及缺铁性贫血的早期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容易被家长忽视。母乳喂养儿铁缺乏的防治铁缺乏的防治重点是使婴儿获得充足的铁。孕期母亲的铁营养状况对婴儿出生时的铁储量有影响的。有研究证实,即便婴儿足月生产,出生体重正常,但母亲孕期贫血,婴儿的铁储量也较低。因此,在孕期母亲应该补充足够的铁。孕期铁通过胎盘由母体主动转运至胎儿,使得胎儿维持较高的宫内Hb水平,能适应相对缺氧的宫内环境。越接近足月,胎儿所获得的铁越多。出生时健康足月婴儿有相对充裕的铁储量,约75mg/kg体重,Hb>170 g/L,是一生中最高的时期,包含了全身铁储量的70%。生后为适应宫外高氧的环境,红细胞破坏,血红素释放,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为生后前几个月所需铁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孕期保健,尽量减少早产的发生。延长脐带结扎的时间,可以使胎盘、新生儿的血液重新分布,称之为“胎盘输血”。但断脐的时间仍存在争议。有报道称对所有胎儿而言,最理想的断脐时间为脐带血流循环中止时,此时脐带扁平,没有明显搏动(大约为生后3 min或更长时间)。在胎儿肩娩出后2?3 min再断脐,可获得35?40mL/kg体重的血液,对一个3 kg的婴儿来说,这就意味着多获得了75 mg的铁元素,可满足婴儿3月所需。晚断脐的婴儿比正常断脐的婴儿有着更高的血红蛋白水平和铁蛋白浓度,这种优势可从出生一直延续到6 个月,晚断脐2min可将足月儿6月龄时的铁储量提高27?47 mg。因此,晚断脐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补铁方法,对于早产儿以及低出生体重的婴儿意义更大,应纳入到旨在降低婴儿IDA的整体项目中去,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婴儿出生后,前几个月的生长发育是最迅速的,包括瘦体重的增长和血容量的扩充。 铁作为造血和大脑发育的原料,需求量增加。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由于孕后期贮铁少,生后追赶生长,需求量更大,母乳中的铁元素(0. 35 mg/L),尤其是4月后,不能满足婴儿所需。因此,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纯母乳喂养儿从4月龄起每日补充1mg/kg体重铁剂直至婴儿可以摄入足够的含铁食物以减少婴儿铁缺乏的发生。以上全文摘自《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11月第19卷第11期

长按上方指纹树自动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知识

母婴分离状态下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
母乳喂养支持体系的研究现状
母乳喂养的大问题 新妈妈必看
半岁以下婴儿纯母乳喂养不足3成
【婴儿母乳喂养】婴儿母乳喂养时间,婴儿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母乳喂养姿势
母乳喂养的益处及乳房问题的处理
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母乳喂养存在哪些问题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
母乳喂养关乎儿童心理发展

网址: 纯母乳喂养婴儿的缺铁问题研究进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33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