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引导“控糖”标上“ABCD”,上海首批4家企业试点饮料分级标识

引导“控糖”标上“ABCD”,上海首批4家企业试点饮料分级标识

天气一热,不少人想喝饮料的心就蠢蠢欲动。但是,一杯奶茶中,糖分、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等成分如果含量太高,则会给人体带来负担。为了帮助消费者快速简单地辨别饮品中的糖分等情况,近期,上海开始试点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走进一家茶饮店,发现店内的产品信息表上有一个显著的“小变化”:每个产品旁边多了B或者A这样的英文字母。这可不是商家随意添加的,而是上海市疾控中心根据每一款产品的综合营养信息,制定的一个推荐等第。

上海市疾控中心介绍,“A、B、C、D”营养选择标识根据“非乳源性糖、非糖甜味剂、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四种含量,对饮料进行的综合分级。例如,不加糖、不含奶的纯茶饮品属于A类;而中杯、少糖的奶茶是B类;部分风味果茶或风味咖啡属于C类;奶盖茶则属于C或D类。

上海市疾控中心营养健康科主任臧嘉捷介绍:“A级(含糖量)为每100毫升0.5克,B级为0.5克到5克,C级为5克到11.5克,D级则是11.5克以上,成人每天(摄入糖分)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营养专家介绍,此前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已推出饮料营养分级。此次,上海率先在国内试点,正是基于去年11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第二十六条: 要在含糖饮料和酒精饮料的售卖区域来设置健康提示标识。

目前,共有4家企业参与饮料分级标识首批试点,范围将从现制茶饮逐步覆盖到瓶装饮料外包装。

(原标题为:《引导“控糖”生活 上海试点饮料营养分级标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我国推出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健康饮料怎么选?
饮料分级是引导 “放飞自我”不可取
饮料有了健康新指标,什么饮料才是A级?
上海饮料分ABCD级,推荐性递减,那么C级D级还能喝吗?
上海首批28家医院试点“无痛分娩”
保障舌尖上的营养和安全 14个项目入选“上海市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附名单]
胰岛素集采续标上海开标,13家企业到场
“1+5”试点模式打造“上海样本” 全国首批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在上海杨浦正式启用
解锁饮料们的“新身份”
关于印发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工作要求及试点企业名单(第一批)的通知

网址: 引导“控糖”标上“ABCD”,上海首批4家企业试点饮料分级标识 https://m.trfsz.com/newsview35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