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在中国肥胖呈爆炸式增长,肥胖已成为全世界的一大难题。肥胖的病因是什么?肥胖有哪些危害?如何科学减肥?12月28日上午十点盐城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率《天天健康—名医在线》邀请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刘艳梅主任医师走进直播间为您详细讲解肥胖相关科普知识。
#名医介绍#
刘艳梅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盐城市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委员、江苏省老年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委、江苏省糖尿病学会肥胖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罕见代谢病分会常委。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
肥胖的病因是什么?
肥胖症的发病可由内因和外因引起。内因是指人体内在因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导致肥胖,外因是指饮食过多而活动减少引起肥胖。
展开剩余 81 %
01
遗传
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为40%~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为70%~80%。
02
症神经精神因素状
下丘脑中存在着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将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如脑膜炎或脑炎后遗症、创伤、肿瘤及其他病理变化,会导致肥胖或者消瘦。如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反之,当腹外侧核破坏,则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
03
高胰岛素血症
肥胖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并存,但一般认为是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肥胖。高胰岛素血症性肥胖者的胰岛素释放量约为正常人的3 倍。
04
服用药物
如抗过敏药物、性激素、类固醇、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05
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偏好高脂、高热量的食物。
06
运动量减少
活动空间少,运动量不足,每天坐在电脑和电视机前的时间过长等都能造成肥胖,而肥胖后就不爱运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加速了肥胖症的形成。
07
心理代偿作用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往往会借助吃东西来转移情绪,久而久之养成了进食过量的坏习惯,造成肥胖。
肥胖有哪些危害?
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已身处肥胖状态,却没有引起重视。其实,肥胖是一种病,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各种肿瘤、生殖系统疾病等等,进而影响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肥胖症使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其中严重肥胖症(BMI>40kg/m2)使男性预期寿命减少10年,女性减少5年。
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进而影响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
1、代谢并发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形成
3、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等
4、消化系统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胃食管反流病等
5、骨关节炎
6、肿瘤:食管癌、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白血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绝经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7、尿失禁
8、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妊娠糖尿病、流产等
9、焦虑和抑郁
如何预防肥胖症?
预防肥胖要从饮食和运动上下功夫。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养成饭前先喝汤的习惯,不吃零食,不挑食。 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肥胖症患者每天至少应饮10 杯水。 抓住减肥时机:夏季天气炎热,人出汗多,能量消耗较大,易于减肥。秋季天气转凉,人食欲大增,活动量减少,很容易肥胖,应做好预防肥胖的准备。如何合理控制饮食?
肥胖可直接引起许多疾病,甚至减寿,其防治措施重点是控制饮食性防治。如能早期引起重视,及时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定能取得减肥效果。
01
逐渐减少热量的供给
正常的减肥速度是1 个月内体重下降2~3kg,不应过快,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02
控制主食、限制纯糖和甜食
主食应采用递减法,逐步控制在每日200~250g。最好粗杂粮混用,细嚼慢咽,养成吃七八分饱的习惯,限制甜食(如红薯、果酱、糖果、蜜饯等)。
03
提倡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
如鱼、虾、鸡肉、牛肉、兔肉等。
04
改变烹调方法,少用盐
烹调方法尽量采用蒸、煮、炖、熬、拌等少油的制备方法。同时,也要少放盐,以清淡为好。
05
多食用新鲜蔬菜
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魔芋和藻类食品,以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06
限食含嘌呤高的食物
如动物内脏、豆类等。嘌呤可加重肝肾代谢负担,对肥胖者不利。
07
戒酒
酒精的热量高,能促进脂肪在体内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