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高压中的第四大类,由机化血栓致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这类肺动脉高压患者如未经治疗,3 年存活率仅10%,预后极差。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目前唯一可治愈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方法,但国外仅有57%的患者接受这种治疗,国内可开展此项手术的医院很少,靶向药物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有限,且费用昂贵。
近期,阜外医院柳志红教授研究团队在本刊发表研究称,对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肺动脉压力、心功能、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6分钟步行距离,而且无并发症发生,显示了该技术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手术相关费用较低,21例患者平均仅花费18 496.48元。
据作者介绍,2001年Feinstein 等首次报道了球囊肺动脉成形术用于不能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2015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对于不能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或者风险/ 获益比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行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研究者指出,迄今该领域规模最大(308例患者)的多中心临床注册研究显示,患者术后1 年和2 年随访总体生存率为96.8%,3 年生存率达到94.5 %。但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达36%,5.5%的并发症需要机械通气。
但该团队完成的21 例患者未出现并发症,仅1 例患者因导丝通过狭窄血管时出现咳嗽、咯血,终止操作。
作者认为,这得益于几点:(1)借助前期丰富的肺血管病介入治疗经验;(2)术前综合治疗心力衰竭,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3)术前、术中确定血管病变类型,评估并发症风险;(4)采用小球囊分次扩张技术。
作者表示,尽管目前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患者的选择,手术时机、手术实施次数和实施间期,开通血管的程度和广度,新影像技术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应用,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或靶向药物治疗与球囊肺动脉成形术的桥接,球囊肺动脉成形术的远期效果和预后评估等。
研究者指出,需进一步完善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并深入开展更多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研究中,21 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接受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其中男性11例,女性10 例,平均年龄59.24岁,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1.95年;WHO 心功能分级Ⅱ级者占47.6 %,Ⅲ级者占52.4 %。患者平均扩张3.24支肺段动脉,3.9支亚段动脉。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是在透视下利用指引导丝穿过狭窄或闭塞肺动脉,加压球囊以扩张栓塞处肺动脉,改善肺血流灌注以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方法。
来源:赵智慧,王勇,罗勤,等.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563-567.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阜外说心脏”入选 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 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