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多,这份指南请收好!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多,这份指南请收好!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

儿童是指18岁以下人群1,其生长发育阶段包括新生儿期(0~28天)、婴儿期(0~1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及青春期(12~18岁)。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许多脏器、神经系统功能发育、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也极为敏感。因此儿童用药不应被视为成人用药的“缩小版”,应慎之又慎,严格按医嘱用药。

最好选择儿童专用药

由于儿童与成人的生理结构、脏器功能存在差异,儿童用药选择除考虑其生理特点和疾病状态外,同时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尤其是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优先选择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因此,儿童用药最好使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药在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和用药依从性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儿童的特点。但由于市场上能提供的儿童专用药品种和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儿童用药需求,因此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儿童成人共用药。儿童成人共用药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既有儿童用药说明也有成人用药说明,这类药物经临床试验已证实在儿童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可能存在剂型和规格不方便儿童使用的局限性。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许多药物成人可用但儿童可能是禁用或慎用。比如发热用药,成人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而儿童只推荐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又如止咳药磷酸可待因片,12岁以下儿童是严格禁止使用的。

选择合适的剂型及给药间隔时间

儿童用药在药物剂型和给药间隔时间选择方面需充分考虑儿童服药特点,以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以口服药为例,溶液、糖浆、混悬液等液体制剂儿童更易于接受,也方便按照剂量要求准确量取。其他剂型如颗粒剂、干混悬剂、分散片等,也属于对儿童用药较为友好的剂型。而肠溶剂型、缓释及控释剂型的药物需整片/粒使用,不能掰分,就不太适合较低年龄儿童使用。与此同时,应选择半衰期长的药物,尽量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切不可给药次数过多,必要时可通过监测患儿血药浓度进行间隔时间与给药剂量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种药物的具体服用方法,患者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或药品说明书。

准确计算儿童用药剂量

儿童用药中剂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除了与疾病、儿童的肝肾功能状态相关外,还与年龄、体重密切相关。由于儿童的年龄、体重逐年增长,体质又各不相同,因此用药的适宜剂量存在较大差异。医生基于诊断选择适用于儿童的药物后将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如具体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来进行用药剂量的计算,再根据病程确定疗程。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家长一定要仔细并完整地查看医生开具的处方和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信息,计算时也要认真核对用量的数值和单位。但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药品说明书中往往会根据儿童年龄或体重分段进行用量描述“1~3岁,10~15kg,一次0.5~1袋;4~6岁,16~21kg,一次1袋”。

Q:如果孩子过胖或过瘦,年龄、体重不符合说明书中的列举,如4岁的孩子,体重14kg,家长们就会产生疑问用量到底是按年龄还是按体重?

A:不同的药物性质不同,医生、药师会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给孩子建议合适的剂量。所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一定要在用药前咨询医生或药师,确定、核准正确的用药剂量。

谨防药物误服

儿童误服药物是儿童药物中毒的首要原因。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通常有儿童自身主动误服及家长主观行为导致的被动误服两种。1)主动误服药物主动误服药物容易发生于1~4岁的儿童。主要是此年龄段儿童好动、好奇心强、爱模仿,且缺乏危险辨识能力。让年龄较小的儿童帮助家长拿药,或将药品说成糖果(糖水)哄骗儿童服药等做法都是十分危险的,易对儿童产生误导。同时,家长安全意识较差随意放置药品,也容易导致儿童自取药物误服。因此,家中药品一定要放置在儿童不能轻易获取的地方。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家长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用药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儿童相关辨识能力。

2)被动误服药物家长主观行为导致的儿童误服药物主要与家长担心医嘱用量不够而自行增加用药剂量以及联合用药有关。随意增加用药剂量的情况较容易避免,但擅自联合用药的风险往往容易被忽视。一方面,对于同一通用名的药物,不同的生产厂家往往采用不同的商品名,如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擅自联合用药,就会引发药物过量;另一方面,不同品种的复方制剂(含有不止一种有效成分)可能含有相同成分,不同复方制剂之间或复方制剂与所含相同成分的单方药物之间的盲目联用,也易导致药物过量。例如同时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mg)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32mg/ml),根据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3岁、13公斤的儿童两药用量分别为1袋/次和3ml/次,单次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达到221mg,剂量超过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单次最大剂量(15mg/kg)。对乙酰氨基酚在说明书推荐剂量和频次(一天不超过4次)下使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大剂量服用时,可能会造成儿童肝损伤,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由此可见,儿童用药需严格遵从医嘱,家长切勿自行增加用药剂量或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3)药物误服处理方式孩子一旦发生药品误服,家长需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切莫慌了阵脚。可以按照下面四步先做处理:确认孩子嘴里是否有残余药品,在其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及时引导吐出并漱口;迅速确认孩子误服的时间、药物的名称、种类和剂量,检查药品余量。尽量保留好误服药物的包装或容器,就医时可提供给医生;若误服的是毒副作用很小的一般性药物如维生素、止咳糖浆等,可让孩子多饮水,使药物稀释后及时排出,并安排就医。(温馨提醒:如果误服泡腾片,一定不要喝水!泡腾片加水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很容易导致窒息死亡。)若误服大剂量且有毒性的药物,同时孩子伴有恶心腹痛等症状时,不建议家长自行给孩子催吐,易造成孩子误吸或窒息等紧急情况,应尽快携带药物或药物包装尽快就医。考虑到儿童年龄小,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全,无论是否有异常表现,都应该尽快就医。儿童用药因其特殊性,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做出努力,只有选择正确的药物、合适的剂型和准确的剂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关注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才能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最后,祝福全天下的宝宝远离疾病,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暴雨天,请收好这份好孕产妇出行安全指南
孕妇便秘用什么药?请收下这份孕期用药指南!
儿童旅游安全注意事项
【长假安全小锦囊】国庆出行“悠”着点!这份老幼孕健康指南请收好
婴儿如何护理?这份宝宝护理指南请收好!
【孕妇用药指南】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科学合理用药,这份提示请查收
育儿必修课,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儿童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网址: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多,这份指南请收好! https://m.trfsz.com/newsview41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