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社区卫生工作的支撑力度。政府的支撑表现为:政府给启动经费、优先准入、拨付房租、购买房产、培训医生、购买公共服务、行业管理、医保准入、社区首诊、编制拨付、社会维护等。
核心提示:
我市自1996年启动社区健康服务工作以来,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工作重心,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院办院管”的社区健康服务发展模式,在不断健全社康中心服务网点的同时,同步推进其内涵建设,构建了全面覆盖、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深圳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社区卫生工作的支撑力度。政府的支撑表现为:政府给启动经费、优先准入、拨付房租、购买房产、培训医生、购买公共服务、行业管理、医保准入、社区首诊、编制拨付、社会维护等。我市社区卫生工作体制的优势就在于,未把社区卫生独立成单一的体系,强化政府的责任,凸显与医院天然联系的优势,更加体现效率,符合卫生事业规律。
2010年,我市社康中心用10%的人力资源完成了全市36%的门诊工作量,平均诊疗人次费用为49.57元,成为缓解大医院看病排长队、减轻市民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平台。
随着社康中心的利用率逐年提高,合理分流病人、社区首诊的导向性越来越明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逐步成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工作平台。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面对深化医改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任务,市卫人委清醒地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还面临不少问题,如财政补偿较机构承担的服务功能有较大差距、人才缺乏导致服务能力相对较低、业务用房及设备配备有待改善、医院举办中心数目日益增多与管理效能间的矛盾突出、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和社区卫生提出更高要求,这些矛盾和问题,亟须下大力气去解决。
完善社康管理体制,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又是深化医改、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深圳的社区卫生工作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较高的运作平台,能否实现再次跨越式的大发展,完善管理体制是关键之举。
过去几年,宝安区进行了改革试点,通过构建相对独立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重建了医院本部与社康中心之间的运行机制,理清了两者的关系和职责,明确了社康中心的发展目标,改变了以医院管理思路来管理社康发展的不合理模式,完全独立的财务管理体制实现了社康收支平衡和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使社康中心真正以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为目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总体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今天,市政府在宝安区召开全市完善社康管理体制工作现场会,推广宝安经验,同时结合我市社区健康服务发展现状,在宝安区社康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深圳市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工作方案》,全市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我市医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市卫人委出台了《深圳市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工作方案》,将通过重点抓好“五个一工程”,推进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实行属地一体化管理,建立社区健康服务机构和医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上下联动机制,形成“院办院管、双向转诊、联网运营”的服务模式,切实提高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需求。
相关知识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方案(通用20篇)
社区健康管理服务.pptx
《2024年社区老年人免费体检及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健康社区管理制度(通用3篇)
人民健康“五进”关爱服务计划——“健康中国社区行”专项工作启动
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
社区老年人免费体检及健康管理服务实施方案.docx
健康社区建设工作计划
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计划(锦集17篇)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计划
网址: 抓好“五个一工程”完善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体制 https://m.trfsz.com/newsview41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