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共卫生学院席波教授科研团队,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Sreenivas P Veeranki研究员、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Costan G Magnussen研究员共同合作,在国际顶尖医学杂志BMJ(最新影响因子:30.223)发表“运动与人群健康”重要研究成果。公共卫生学院赵敏博士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
既往研究表明,缺乏运动是引起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年导致全球9%的人群死亡和538亿美元的医疗支出,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尽管如此,缺乏运动仍然是全球尚未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2018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布第二版运动指南,再次强调运动是良医,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跳舞等)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跑、篮球等),或者二者的组合量;同时,还应进行每周2次以上的健身运动。遗憾的是,本研究表明,在全人群中,仅有16%的人同时满足指南推荐的有氧和健身运动量;仅有24%满足指南推荐的有氧运动量;仅有4.5%满足指南推荐的健身运动量。
但是,目前尚未有研究报告满足2018年运动指南与成人全死因和死因别死亡的关系。研究团队纳入近50万成人数据,随访约9年时间,结果表明,与不常运动的人相比,同时满足2018年指南推荐的有氧和健身运动量,能降低40%的死亡;仅满足指南推荐的有氧运动量,能降低29%的死亡;仅满足指南推荐的健身运动量,能降低11%的死亡。此外,满足指南推荐的运动量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肿瘤、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流感与肺炎以及老年痴呆等死因别死亡。该研究还指出,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低中强度运动与每周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的健康获益相当,公众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强度的运动类型。
该研究得到了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张运院士领衔)、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年团队(20820IFYT1902)和澳大利亚国家心脏基金(100849)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bmj.com/content/370/bmj.m2031
相关知识
席波教授团队与国内多家单位学者联合发表《中国儿童肥胖的控制及政策启示》
公卫学院李立明教授、黄涛研究员团队在《PLOS Medicine》发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队列(CKB)最新研究成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乔杰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毕艳教授、沈蕾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代谢不健康型肥胖的新病因
唐氏综合征患儿有治疗可能吗?张丹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提供新思路!
世界第三大健康膳食——“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开发成功,Circulation发表武阳丰教授团队最新研究结果
马文教授团队发表语言康复互动中会话修正的重复策略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森林健康研究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油茶研究论文
【前沿】儿中心江帆团队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研究成果,揭示睡眠问题转归变化与儿童…
陈敬华教授/邱立朋副教授团队在AHM和Small上发表关于纳米MOFs递药系统的研究论文
网址: 席波教授团队在BMJ发表国际合作研究成果 https://m.trfsz.com/newsview419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