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是一类常见的、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据 WHO 统计,全球约有 3.5 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且发病率逐年攀升,预测 2020 年将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的疾患。
抗抑郁药物的品种较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抑郁共病躯体疾病情况多见,现针对合理使用抗抑郁药物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1.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抗抑郁剂和抗精神病药物的复方制剂,国内外指南均未推荐其作为治疗抑郁症的常规药物,不建议其作为临床抗抑郁治疗首选药物。
临床使用中发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撤药困难,停药后易出现症状的反复,长期使用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应用时需多加注意。
2. 几乎所有种类的抗抑郁药都可能发生撤药综合征,撤药综合征的发生与使用药物时间较长、药物半衰期较短有关,建议停药过程缓慢(至少 4 周,氟西汀不需要这么长时间),药物半衰期越短越要遵守这个规则。
在 SSRI 中,氟西汀的撤药反应最少,帕罗西汀的急性撤药反应最常见,高于舍曲林、西酞普兰或艾司西酞普兰;在 SNRI 中,文拉法辛的撤药反应比度洛西汀更为常见。
3. 老年患者往往同服多种药物,选择抗抑郁药物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风险,首先推荐抗胆碱能及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轻微的 SSRIs、SNRIs、NaSSA、SARIs 等,剂量应个体化,初始剂量为最小推荐初始剂量的 1/2~1/4,缓慢增量。
4. 卒中后抑郁推荐 SSRIs 和去甲替林。SSRIs 会增加新发出血性卒中的风险(绝对风险低),当已知现有卒中为出血性时,SSRIs 与华法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合用时,需要密切关注,如果患者用华法林,建议使用西酞普兰或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抗凝治疗。
5. 药物一般 1~2 周开始起效,治疗 6~8 周后仍然应答不良,可换用另一类抗抑郁药或联合用药。一般不推荐 2 种以上抗抑郁药联用,伴有严重失眠的焦虑、抑郁、躯体化患者治疗初期,或足量、足疗程、单一抗抑郁药治疗疗效不佳时可考虑联用不同机制的药物或增效剂,SSRIs、SNRIs 常与 NaSSA 类药物(如米氮平)、5- 羟色胺 1A 受体激动剂(如丁螺环酮或坦度螺酮)、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维思通、奥氮平、喹硫平等)、情感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联用。
作者 | 秦雪 吉林省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 李凌江, 马辛.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2]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老年精神医学组. 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7,10(50):329-334.
[3]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 (第 17 版) (2011)[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 司天梅, 精神科处方指南 (第 12 版) (2011)[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编辑: 黄建琴
相关知识
抗抑郁创新中药进入临床Ⅲ期研究,抑郁症患者将获得新疗法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及其临床处理
【临床基础】妊娠期用药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消化内科常用药物注意事项
孕期与哺乳期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不容忽视的疾病—产后抑郁症(临床综述)
非处方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孕妇用药】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抑郁症药物副作用
「孕妇用药注意事项?」
网址: 一表掌握:临床 22 种抗抑郁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https://m.trfsz.com/newsview44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