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周雁教授:糖尿病健康管理“防大于治”,降糖新药为改善预后提供有力武器

周雁教授:糖尿病健康管理“防大于治”,降糖新药为改善预后提供有力武器

图片

医脉通采访报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为提高我国糖尿病研究和诊疗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于2023年11月22-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

大会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确定的糖尿病防治目标和任务为指引,秉承临床与基础结合、交流与培训并举、学术与公益兼顾的理念,聚焦糖尿病研究最新进展,广泛开展跨学科交流,为全面提升我国糖尿病的科研和临床诊治水平贡献力量。

在本次大会上,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周雁教授以《糖尿病流行病学及分型》为题发表精彩学术讲座,会后接受医脉通专访分享宝贵的糖尿病临床诊疗经验。

图片

周雁教授

专家介绍:北京医院特需医疗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现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流行病学学组委员、妊娠糖尿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牵头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撰写多篇学术期刊论文,主编或参编多部专著。

医脉通:周教授您好,请问我国糖尿病流行现状如何?

周雁教授:我国糖尿病人群已经高居世界首位,疾病管理面临严峻挑战。2020年发表的流调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上升至11.2%(WHO标准)。并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与日俱增,最新流调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30.2%。总体来讲,我国糖尿病人群数量非常巨大。此外,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人群数量更为庞大,达到惊人的35.7%,约是糖尿病人群的3倍左右。并且,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不理想,血糖控制率仅为50.1%。

图片

图1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变化趋势

医脉通:您觉得糖尿病管理的核心要点是?

周雁教授:糖尿病的健康管理“防大于治”,加强健康宣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已经成为共识。

对于糖尿病的管理,除外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等,应将健康宣教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通过健康宣教提高全社会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让人们知晓“原来我们离糖尿病真的很近”。例如,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那么超重/肥胖人群可能就需要特别留意自己的血糖变化;再比如,糖尿病是一个遗传易感性较强的疾病,那么伴有糖尿病家族史年轻人,可能要有意识的监测血糖水平等。

良好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激活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的“内驱力”,让人群自发改善生活习惯,从日常生活中包括科学饮食、合理运动等多个方面来有效预防糖尿病。即使是确诊糖尿病,也可以增加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结局。

医脉通:对于患者而言,您觉得亟需纠正的认识误区是?

周雁教授:我觉得亟需纠正患者的一个认识误区是“吃药等于万事大吉”。

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慢病管理的核心,依从性差本质上是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够。例如,很多患者认为只要吃上药就万事大吉,平时不注意监测血糖,忽略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忽视自我健康管理,并且由于与医生缺乏沟通,治疗策略未能得到及时调整,长此以往,疾病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在具体药物方面,部分新发糖尿病患者存在抵触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现象,会错误的认为“注射胰岛素会产生依赖”。实际上,对于新发的较为严重的2型糖尿病来说,初始接受胰岛素治疗反而是恢复胰岛功能更好的治疗手段。

医脉通:随着循证医学的进步,您觉得有哪些新理念可以助力疾病管理?

周雁教授:我们知道,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两大重要原因。随着循证医学的进步,SGLT2i、GLP-1RA等具有降糖外心、肾获益的新型降糖药的上市,为改善患者不良预后提供了有力武器。

此外,为了改善疾病预后,糖尿病越来越重视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综合管理,同时国内外学者也在探索“多学科协作”管理、AI协助健康管理的新策略,这些新的疾病管理理念,毫无疑问将更好地助力疾病管理。

相关知识

糖尿病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中心
联合国糖尿病日:体重管理助力糖尿病患者提升幸福感
糖盾计划——“慢病防治 健康守护行”糖尿病前期糖脂健康调研管理项目启动会在苏州召开
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张淼教授: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糖尿病餐后血糖低是因为降糖药吃多了吗
糖尿病患者运动指南,有效帮助改善血糖!
直播主题:从现在做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日常管理:如何通过运动改善血糖
糖尿病患者人群健康管理血糖常识

网址: 周雁教授:糖尿病健康管理“防大于治”,降糖新药为改善预后提供有力武器 https://m.trfsz.com/newsview44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