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黄瓜培育壮苗关键措施的答疑

黄瓜培育壮苗关键措施的答疑

黄瓜种植分育苗移栽和直接播种,育苗移栽多用于春秋种植,直接播种多用于夏黄瓜。育苗移栽,可增加积温,缩短在大田的生长期,提早成熟,延长采收期获得高产。育苗目的是培育壮苗,使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促进雌花早发育、雌花比例提高,第一雌花节位降低。本文仅就培育壮苗的有关技术措施以问答形式介绍如下。

一、黄瓜壮有什么标准?

在定植时植株高12~15厘米,苗龄40~50天,有4~5片叶且厚实,叶色稍深有光泽。下胚轴短,4~6厘米,茎粗壮,节间短。子叶完整而厚实,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洁白、毛根多。

二、怎样配制苗床土?

黄瓜属浅根性蔬菜,喜肥水但又不耐肥水,所以黄瓜育苗营养土必须具备养分全、土质疏松、保肥保水性好、无病虫的特点。因此,可选择大田土与土杂肥4比6或5比5进行掺混。为了增加肥力,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可掺入磷酸二氢钾半斤或尿素1斤,并掺混均匀。

三、床土消毒办法有哪些?

1)密封熏蒸消毒法:目的在于防治碎倒病和菌核病。把有熏蒸作用的药剂,加入到苗床土里,然后用薄膜覆盖,使药物气体在土壤中扩散进行杀菌杀虫。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按1000千克营养土用药液50~60克喷洒。喷药后充分搅拌并堆起来,用塑料薄膜覆盖,闷2~3天,即可充分杀菌。然后去掉覆盖物,经过7~10天,让土壤中的药味充分挥发后播种。

2)太阳能消毒法:播种前,把苗床翻平整好,用透明吸热薄膜覆盖,晴天土壤温度可升至50°℃~60℃,密闭15~20天,可杀死土壤中的多种病菌

3)药土消毒法:可防治黄瓜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配制营养土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7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将1/3的药土铺到苗床上,剩余的2/3药土均匀覆盖到种子上。每平方米苗床用2.5克敌百虫粉4~5克比床上均匀混合可防治地下害虫。以上三种方法可任选一种使用。

四、育苗低温处理方法有哪些?

春季黄瓜育苗进行低温处理是为了增强幼苗抗寒能力,经冰冻处理的种子,胚芽的原生质黏性增强,糖分增高,对低温适应性增强,出苗前后对低温、阴雨等不良环境的耐受力提高,第一雌花节位明显降低,可达到早熟的效果。注意已发芽的种子不能进行冰冻处理,否则幼芽易受冻害。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种子冰冻处理 ,将浸种后已萌动而未发芽的种子先在0~2℃条件下预冷,再在零下1~2条件下(多在冰箱中)低温冰冻处理24~48小时,取出后缓慢消冻,然后进行催芽。二是幼芽低温锻炼,把催好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在2~4摄氏度的条件下,放1~2天,增强抗寒能力。注意不能用塑料袋包种子,使种子透气。以上方法可任选一种。

五、育苗期间如何进行温度管理?

一般从播种到出苗需3~4天,应保持床温20~25摄氏度,5厘米地温不得低于12~15摄氏度,否应采取加温措施,争取在5~7天内出齐苗。从出苗到第一片真叶显露(即破心),此期要适当降温,一般在17~20摄氏度,温度过高,尤其是夜温过高,易形成高脚苗。到定植前7~10天,苗龄达40~45天,此期是幼苗发根、长叶、雌花分化的重要时期,应适当降低温度,加大昼夜温差,夜温不低于10℃,促进幼苗正常发育,防止夜温高形成徒长苗。定植前7~10天至定植,苗岭45~55天,为提高黄瓜苗定植后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应进行低温炼苗。白天膜内温度在17~20摄氏度,夜晚12~14摄氏度,因此要注意通风降温。

六、育苗期间遇连阴寒流天气怎么应对?

早春天气变化无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对黄瓜育苗带来危害。应采用措施:一是炉火加温,在加温过程中要注意昼夜有一定温差,煤气排出等问题。二是草苫要早揭晚盖,争取多见光。三是天气放晴后反复揭盖草苫,防止幼苗萎蔫,进行中午通风排湿和有害气体。

相关知识

预防早产的关键措施包括什么
除了疫苗接种,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还有哪些?
每日一根黄瓜:身体变化与各种疑问解答
“红黄码”人员应遵守哪些防控措施?健康码、行程码热点问题解答
健康教育措施.docx
健康疾病防控措施.docx
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教育孩子的常见疑惑及解答
中疾控:口服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最有效措施
疫苗接种安全培训:疫苗接种的常识与注意事项.docx

网址: 黄瓜培育壮苗关键措施的答疑 https://m.trfsz.com/newsview46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