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诊疗,千万要“避雷”!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诊疗,千万要“避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逐渐成了“新宠”。市场需求的旺盛,催生了众多以“中医保健”“中医养生”“中医理疗”为宣传噱头的机构。

为促进和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行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内容、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等进行规范。

不论是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举办者及从业人员,还是广大消费者,都应当知晓以下知识,谨防越界被罚,上当受骗!

哪些机构属于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取得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营业执照》,且营业执照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非医疗机构。

特别提醒: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是医疗机构,治疗疾病请到正规的医疗机构!

正规的医疗机构应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所备案凭证》或者《中医诊所备案证》,具备相应的诊疗科目。为您服务的医师应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其他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专门的资格证书。机构资质和人员资质应当在醒目的位置公示。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

主要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中医健康咨询指导、健康干预调理、健康教育等,如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制定个性化中医健康干预调理方案,提供规范的中医特色健康干预调理服务,向服务对象介绍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等。

特别提醒: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能提供诊疗服务,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

从事的服务有哪些?

1.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

2.开具药品处方;

3.给服务对象口服不符合《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清单》规定的中药饮片;

4.开展医疗气功活动;

5.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诊疗活动。

特别提醒: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上述服务活动的,按非法行医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广告宣传

应注意什么?

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宣传治疗作用,不得以中医药预防、保健、养生、治未病、健康咨询等为名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和术语开展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牟取不正当利益,广告不得使用医疗用语。

特别提醒:《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布医疗广告的,按非法行医处罚。”

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提供中医养生保健

服务的人员有什么要求?

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中医药类相关专业背景,或者接受过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培训并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相关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技术风险防控方法、基本急救知识技能等,遵守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规章,遵守职业道德。

特别提醒: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传染期、精神疾病发病期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或者不能胜任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的人员,不得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中医师(取得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执业

助理医师资格人员)能在中医养生保健机

提供医疗服务吗?

不能。

按照《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等服务的暂行规定》,中医师在非医疗机构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不得从事医疗和药品、医疗器械销售等活动,不得宣传治疗作用。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不得给服务对象使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规定之外的中药饮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规定禁用的中药饮片。

特别提醒: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服务过程中开展上述禁用项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中医师在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中能提供

什么服务呢?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中医体质辨识、经络评估、脏腑功能检测、血气状态分析、中医心理测量等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进行辨识评估。

为服务对象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根据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健康指导建议,制订个性化中医健康调养方案,开展中医心理咨询与情志调理服务、开展养生功法示范指导等。

为服务对象提供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熏洗等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养生保健调理服务。

为服务对象建立中医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监测、健康干预效果追踪与评估等健康管理工作。

对养生保健机构从业人员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技能培训,指导其规范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

特别提醒:中医师在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服务过程中如发生人身损害或纠纷,应当由发生人身损害或纠纷的当事养生保健机构和中医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其他非当事养生保健机构和中医师所在医疗机构不承担相关的损害或纠纷处理责任。养生保健机构和中医师应当通过合同或协议明确发生人身损害或纠纷时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及解决方法。

END

来源:绵阳卫生监督

编辑:小卫妹审核:吴寿贵

▶这3种夏日饮品堪比“割肾水”,能不喝就不喝!

▶全力打造成渝医疗副中心,我们在行动|每周一览(第59期)

▶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又响又臭,根本停不下来!一天放几个算正常?

▶喝完网红奶茶新品失眠心悸?回应来了!专家提醒……

▶全民营养周 | “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喜欢就奖励小卫妹一个“赞”和“在看”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医养生保健需要什么仪器
中医皮肤病诊疗中心
中医养生健康讲座活动方案.docx
北京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不得开展针灸等诊疗活动
罚款100万,中医养生保健业务如何合规?
中医养生须避开误区
中医养生与保健
健康管理中心减肥内幕浮出水面,真相竟是如此,大家千万要避雷
中医自然疗法篇 中医养生
中医最适宜保健养生项目

网址: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诊疗,千万要“避雷”! https://m.trfsz.com/newsview48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