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亲密关系18)如何培养真正健康的亲密感?

(亲密关系18)如何培养真正健康的亲密感?

麦子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有过一对夫妻走进咨询室,先生在一家国企,妻子在一个中学做老师。两个人都说彼此是最好的朋友,有任何事情都会跟对方沟通,非常信任对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妻子说其实大家也没什么原则性问题,没有婆媳、没有出轨,孩子也很省心,只是觉得这样的日子过的没意思。感觉在一起也没有心动的感觉了,也觉得这样日子到头很疲惫。离婚吧还是多多少少舍不得。不离呢,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过下去有什么滋味。先生就很不理解,觉得我们大家日子不是都这样过的吗,怎么就变得不可忍受了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像婚姻中这样的情况还挺常见的。我觉得这一对夫妻很勇敢,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也很高。所以对自己当下的婚姻关系是有期待的,认为有改善的可能,没有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国著名的婚姻咨询师安德鲁·马歇尔写过一本书叫做《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英文名叫做I Love You But I’m Not In Love With You,<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我爱你但是我对你已经没有爱的感觉了。</span>是不是听起来还挺扎心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前人们离婚往往是因为恨对方,但<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是现在离婚往往是因为不够爱了。</span>这里边还有一些数据:47%的受访者抱怨婚姻当中“热情不再”,43%的人说“我爱我的另一半,但我不再有在爱里的感觉”,或者“我的另一半不再爱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令大多数人意外的是什么呢?前来咨询的人中,他们想要离婚的理由往往不是我们传统认知的那些,比如说只有24%的受访者提到是金钱的问题,21%的人提到外遇的问题,19%的人提到双方对孩子教育理念的分歧,15%的人是吵架吵到失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我们认为这些是最常见的离婚理由,但今天它们所占的比例正在不断下降。<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很多人都觉得热情不在才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span>所以我们今天就聊聊,当热情不在,我们如何培养关系中的亲密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会有热情不在的感觉呢?首先我们聊聊感情的几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① 爱的初期阶段——迷恋(limerence)</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世纪60年代中期,实验心理学家多萝西·坦诺夫想了解陷入恋爱中的人是怎么回事,于是针对500人进行深度访谈,结果发现每个受访者在描述恋爱初期的感受时,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度。或是在电光火石间迷恋上了对方;或是在朝夕相处的某个瞬间,日久生情了…… 但不论是哪一种,<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迷恋都会让人陷入一种几近疯狂的情感之中。</span>这种迷恋的情感期通常介于18个月到3年之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② 爱的第二阶段——依恋(loving attachment)</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说迷恋的情感足够热烈,让人难忘,却缺乏一种深厚的根基。所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想要走得更远,在最初的迷恋期过去后,<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两个人会渐渐进入依恋期。</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这个阶段也被称为「成熟的爱」或是「较深层的感受」</span>。与迷恋有很大不同的是,<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依恋需要回馈,需要彼此共同解决生活的复杂性和实际需求。</span>换句话说,迷恋期的恋人「有情饮水饱」,但依恋期的双方需要解决「面包」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③ 爱的第三阶段——关爱(affectionate regard)</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现实总不尽如人意。两个人的生活一旦进入了某种常态与惯性,或是随着二人世界转变为三口或多口之家后,不再细心呵护且被忽略的依恋,就会悄悄地转变为关爱。也正是在这个阶段,萌生出了「我爱你,但是我没有在爱里的感觉」的情绪。一旦其中一方有了这种想法,也就暗示着两人的幸福关系即将面临婚姻危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会这样子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个人都喜欢亲密感,为什么亲密感这么难获得,大家变得减行渐远,结果许多人觉得彼此像朋友不像恋人?通常的原因是我们的生活压力太大,没有两个人的空间。或者双方觉得亲密是不可以改善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国婚姻心理专家john gettman提出过一个<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情感账户</span>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每一次增加情感的互动,都是存钱。余额越多,我们面对压力和冲突时候缓冲越大,两个人就越可能共渡难关。</span>如果本身的情感账户的钱很少,那哪怕很小的矛盾,就可能变成情感账户的分水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我们该如何增加我们的情感账户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倾听对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夫妻都认为自己很了解对方,甚至能预测对方将会说些什么,但这可能会妨碍他们真正倾听对方的心声。<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善于倾听,毕竟倾听只需要一点点专注力,并且不发一语就好了。</span>是不是很简单?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1984年,两位美国心理医学教授霍德华贝克曼和理查德弗兰克尔做了一次实验。记录一生在不打断病人的情况下,到底允许病人讲多久的话。结果发现,平均只有18秒。这些医生都知道自己参与研究,所以医生们已经很努力表现自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医生被告知结果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一,他们坚称给病人的时间绝对超过了18秒。第二,他们宣称如果倾听时候不打断,就会一无所获,因为病人会说个没完没了。</span>于是贝克曼和佛兰克尓又做了追踪研究,这次病人被允许畅所欲言,不被打断。但大部分病人只讲了30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倾听练习,这个练习很简单,却是有效的办法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 抛硬币决定谁先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2先发言的一方开始针对目前的问题畅所欲言,不被打断。定时四分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3 为了证明发言者真的在倾听,而不是排练自己的答案。当发言的一方结束时候,对方必须概述重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4 角色互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练习叫做<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正念沟通</span>。是一个非常好可以促进关系的练习。在心理学研究发现<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我们沟通很多时候是不会在听对方真实的想法,都是基于对对方的误解。</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其实彼此了解越多,就越容易共同合作、找出有创意的解决方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发现大家不管是想评判,还是想以一个评价式的这种方式去回应对方,或者是批评、指责,其实都是在讲你自己的观点。但是这里面再跟你讲一个最核心的东西是,<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其实有一个原理,你了解对方越多的时候,其实你们的合作是更容易达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安德鲁·马歇尔在《幸福关系的7段旅程》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在这一点上也讲了很多,他说这种状态是人的天性,当我了解你一点、你再了解我一点,<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我们天然地会因为理解而不由自主的想要给予、想要帮忙,他说这是人的天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 在关系和自我之间找到平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婚姻的后半程中,人的自我开始复苏了,认为不能够被裹挟着。我的个性是什么呢?我的个人需求在哪儿?这时候会发现,有的人忽视差异性,假装没有;有的人厌恶差异性,出现的时候还要大吵大闹;还有的人,进行差异性的攻防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夫妻之间也经常有几种不同的,对待差异性的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一种,叫作控制/屈从型,即一方来控制,做什么、说什么,全是自己说了算,另外一方逐渐习惯,他说什么我就怎么做。</span>还有一种,叫作<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冷淡/冷淡型,即我也不控制你,你也别理我,各过各的。</span>再有,就是<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屈从/屈从型,我觉得我在屈从你,你觉得你在屈从我,两个人都过得特别委屈,都认为为对方做出了莫大的牺牲,但是也没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span>那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完没了的折中和妥协会让双方都很疲惫,双方都很委屈。我们可以设置一个<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家庭主导日</span>,这个流程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在你的全权主导日,你负责选择所有的活动。在哪里吃?在那里?或者躺着什么也不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你的另一半必须尽量尊重你的全权主导,尽可能享受你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改天你们交换角色,由另一半主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交换之前可以定规则,哪里是可以主导的?哪些是有弹性的?主导后可以复盘,彼此的感受是什么,看看哪些可以放在日常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 正向表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给家长上孩子教育的课程时候,问过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家孩子很闹,这时候突然安静了,你的反应是什么?有的家长说:“松了一口气”,有的家长说:“继续做家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说这些都不是好的答案。如果孩子表现良好,那么如何让他知道这是一个好的行为。反而当他很顽皮时候,你给了很多的注意力。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他的负面行为,很少关注他的正面行为。当孩子很乖巧不闹的时候,<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反而应该关心他,爱抚他,跟他玩耍。</span>那伴侣之间我们可以做的练习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回想过去24小时,你批评另一半的行为和坏习惯是多少次,你经常赞美对方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不要讲任何事情都视为理所应当,比如丈夫收拾家务,都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丈夫关心你,这些关心好像很正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正向强化建立在对对方的感激和赞美上,</span>想想哪些是伴侣为你做的,并且不要觉得这些不值得被说出来。这一次请大声说出来,并且要具体。比如哪件事情你是真心感谢伴侣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爱但是不亲密是很常见的,却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了解爱,学习爱,并且愿意为爱改变和行动,热情就会回来,带来真正的亲密关系。</p>

相关知识

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支持,如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如何让母子关系更亲密
母亲如何迎合孩子需求:培养亲密关系与健康心理发展的有效策略
10个建议构建亲密亲子关系
如何培养健康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何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
培养亲子信任与尊重: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关键
周岁前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如何与孩子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教你五种亲密沟通技巧!
如何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

网址: (亲密关系18)如何培养真正健康的亲密感? https://m.trfsz.com/newsview49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