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
控
中
心
关注健康 从我做起
七月健康风险提示
7月盛夏,本区易出现高温、暴雨和大风天气,提示大家应注意预防高温中暑、食源性疾病、登革热、手足口等疾病。同时,七月迎来暑假,孩子的假期安全也要多加关注哦!
高温中暑
每年夏天,高温都是严重的危害因素之一。今年,高温天气更是是一浪高过一浪,温度之高和持续时间之长频频刷新记录。“热死人”亦不再是高温难耐的形容词,而是真实事件的描述,热射病已成近期大众关注的热点。但热射病不等于中暑,它只是重症中暑所致的疾病之一,在热射病发生之前有些症状和体征需高度警惕,处理得当可避免病情进展,挽救病人的生命。
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口渴、多汗、心慌、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0℃),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此时应及时将患者运送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分和盐分,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中 暑
中暑按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
1.热痉挛
主要因高温引起大量出汗,水分和盐分丢失引起的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表现为全身肌肉痉挛及剧烈疼痛,以腓肠肌最为明显,痉挛一般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轻者不影响工作,患者神志清醒,体温多数正常。
2.热衰竭
主要因高温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而致,起病迅速。表现为头晕、头疼、心慌、多汗、口渴、恶心、呕吐,随后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晕厥、血压短暂下降,体温多不升高。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热衰竭的比例较高。
3.热射病
多数患者起病急,少数有前驱期,表现为无力、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和多尿。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体温常在40℃以上,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如体温超过41℃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后较差。
健康提示
出现重症中暑时,应立即送入医院,治疗原则是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热痉挛患者口服含盐饮料即可,必要时可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液。热衰竭患者,首先在阴凉处平躺,补充水盐后一般可恢复,有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可有助于恢复。
1.永远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留在停放好的车里,即便在车窗留了缝隙。
2.65岁以上独居的老人,建议家人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2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
3.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减少逗留时间。
4.对于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群体工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穿戴一些防晒服、遮阳帽,避免阳光直射皮肤,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多喝一些淡盐水、含有电解质的清凉饮料,此外还可以随身携带一些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食源性疾病
天气逐渐炎热,升高的气温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食物更加容易腐烂变质,食源性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健康提示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2)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3)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饭菜尽量烧多少吃多少,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有剩余需放入冰箱保存。外出就餐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4)室内注意防虫、防鼠,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
(5)如出现腹泻、发热、腹痛和便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须调整饮食,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水等,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注意腹部保暖。
登革热
7月,蚊媒进入活跃期,登革热是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伊蚊
登革热
健康提示
(1)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及时对所在工作居住和生活区域进行积水清除,减少蚊虫孳生场所。
(2)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防蚊用品、户外活动时穿长衣长袖、涂抹驱避剂等。
(3)从东南亚、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地区返回的入境人员,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报告社区卫生机构。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每年的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
主要症状:小孩出现发热,手掌、脚底或口腔等部位出现水泡或者皮疹等症状。
传播方式:主要为接触传播。
健康提示
(1)预防手足口病需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勤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在手足口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2)家长若发现小孩出现发热,手掌、脚底或口腔等部位出现水泡或者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带小孩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并且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变化。
(3)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暴发疫情。因此托幼机构和学校需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同时加强消毒措施,严把病例痊愈返校关。
(4)6月龄至5岁儿童的家长可在预防接种单位为孩子接种EV71疫苗以预防EV71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幼儿感染EV71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接种前应致电预防接种单位了解相关情况。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
暑期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假期中孩子独自在家和外出游玩的机会明显增加,家长一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人身安全。伤害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伤害的主要原因有跌倒和坠落、道路交通事故及烧烫伤等。此外,夏季还容易发生溺水事件。
健康提示
(1)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自救技能。
(2)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教导孩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采取危险的行为。不去未开发的景区探险,不在无人看护的河流、池塘或水库游泳,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闯红灯等。。
(3)排查居室隐患,为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
转自: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平果妇女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健康教育】七月健康风险提示》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9月健康风险提示
10月健康风险提示!
【卫·健康】十二月疾病风险提示
健康教育 9月防病提示
灵璧县卫生健康委员会5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重要!河南省疾控中心7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健康告知很重要,如实告知避风险
【卫·健康】9月疾病风险提示
福州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风险提示:5月注意这些疾病
重要!河南省疾控中心6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网址: 【健康教育】七月健康风险提示 https://m.trfsz.com/newsview50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