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正值严寒时节,多种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东安县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预防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疾病;老年人还应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使用煤炉、木炭做饭或取暖的家庭应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引起各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临床表现基本相似,大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学生、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并且做好隔离和健康监测,如发热持续或者症状加重,请佩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尽早前往医院就诊,注意避免乘坐公共汽车。
健康提示如下: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期间要做好自身保暖;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
2.做好自我防护。在呼吸道疾病流行高峰季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必须前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且避免近距离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应注意做好自我防护。
3.做好疫情监测。学校、托幼机构要严格做好师生员工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和原因追踪,教室和寝室通风消毒及病例报告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避免造成聚集性发病或疫情爆发。
4.提高自我健康监测意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主动及时就诊,单独房间居家休息,避免把病原体传染给家庭其他成员,尤其要避免与老人、儿童亲密接触。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症状加重,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尽早前往医院就诊。
5、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适当的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每周坚持3-4次体育锻炼,成人每次运动量保持40-50分钟,儿童30分钟左右,体质不好或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应减少活动。
6、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同时可以减少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患病几率。东安县疾控中心预防门诊及各乡镇卫生院均可提供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欢迎大家前往咨询接种。
二、预防诺如病毒等病毒感染性腹泻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以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又称病毒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肠腺病毒等。潜伏期大多是1至3天,儿童易感,临床表现主要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临床类型可表现为呕吐型和肠炎型两种。
病毒性腹泻可通过污染食物和水引起爆发流行,常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就餐单位出现暴发疫情,其中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引起的爆发疫情为多见。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以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轻度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具有多样性,主要通过食入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接触患者粪便及呕吐物,或者间接接触被粪便、呕吐物污染的物品等途径感染,吸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也可以引起感染。其传染性较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防范,预防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健康提示如下:
1.做好手卫生,防止病毒经手传播。手卫生对于预防疾病传播至关重要,大家要自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的好习惯。
2.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生吃蔬菜、瓜果等,生熟食品要分开;剩饭剩菜要蒸煮加热,食具要经常消毒。
3.保持饮水卫生。饮用水用具要定期消毒,饮用水要烧开,不喝生水。
4.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者应暂时脱离岗位;做好班级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工作,一旦发现儿童、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诊治并报告相关部门。同时,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做好环境消毒。
三、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在寒冷的冬季,市民在使用煤炉、木炭做饭、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的过程中,若门窗紧闭,通风不良,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健康提示如下:
1.做好自我安全防范。室内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不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注意通风换气。
2.定期安检。应定期对燃气、煤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
3.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早期泄露难以发现,建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早发现一氧化碳泄露,避免发生中毒。
4.增强紧急处理能力。若发生一氧化碳泄露事故,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管道煤气等设施设备,注意避免在室内开灯或者接打电话,以免引起爆炸,正确的做法是到室外或者转移至安全的地方拨打急救电话。
四、老年人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寒冷天气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血流不畅,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减少,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容易突发心绞痛、心脑梗塞等突发状况。因此,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需注意做好相关防护。
健康提示如下:
1.注意保暖。老年人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多喝温水。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尤其应做好保暖措施,天气寒冷时减少外出,避免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
2.适度锻炼。冬季气温较低,但仍然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寒冷季节应避免晨练,建议白天温度上升后出门锻炼,或者选择在家适度运动,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项目。
3.均衡膳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牛奶、深海鱼类、坚果类、禽类、豆制品,少吃猪羊牛等红肉。减少动物油、不健康油的摄入量和糖类的摄入量。
4.遵医嘱按时用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同时还应加强血压、血脂与血糖的监测。一旦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头晕、气喘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5.避免情绪激动。遇事不怒、心胸开阔,避免过度兴奋与悲伤,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责编:何璐
来源:东安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知识
【卫·健康】十二月疾病风险提示
10月健康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9月健康风险提示
安全用药,请收下“十大提示”
【健康风险提示】4月,请重点防范这4种健康风险!
风险提示:健康告知很重要,如实告知避风险
科学合理用药,这份提示请查收
【健康预警】十二月卫生防病提示
【卫·健康】9月疾病风险提示
网址: 十二月健康风险提示,请查收! https://m.trfsz.com/newsview50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