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辅食添加后,母乳喂养,配方奶,辅食三者之间,怎么调整?

辅食添加后,母乳喂养,配方奶,辅食三者之间,怎么调整?

作为生命早期1000天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从6月龄到2岁前的辅食添加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影响了短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也为未来长远的健康饮食模式和成年后的健康状态打下基础。这个时期,母乳喂养,配方奶,辅食应该怎么去调整?很多父母其实是不懂的,但这个阶段的喂养方式,又常常被广告(明星效应),推销员,周围人而干扰!

图源网络

我见过有的妈妈奶水很好,但是推销员会跟你说奶粉里面有额外添加的OPO,DHA,GOS,FOS,CPP(很多妈妈其实是不太懂这些是什么,但听起就是高大上!)等等,然后说你的奶水又稀又清,致使宝妈毅然决然的断了母乳,开始喝奶粉。也见过一直跟你说辅食添加很棒很棒,对宝宝发育极好,然后给你推荐了添加了好多白砂糖的米粉(一些厂家也换了配方,白砂糖大家不喜欢,就换成冰糖(中医里说是润肺的),葡萄糖,葡萄糖浆,麦芽糖浆等等)。说到这里,很多宝妈甚至同行会说,食物中本来就有糖,厂家加一点也没什么吧!是!添加的糖是来源于食物,可你注意下自己的加的量啊!

图片来源

这个阶段应该怎么吃,怎么选择食物?我想最新WHO《6-23月龄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南(2023)》能给到很多启示和指导。它强调了6-23月龄宝宝的饮食中:1.需要突出日常食物的重要性,尤其是多样化的自然食物对宝宝健康的益处。2.突出奶的重要性,但是,重点在母乳,而非配方奶粉。3.强调喂养规则,以宝宝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我们觉得她/他需要。内容要点有7项,分别是:

图源网络

第一项:继续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应持续至2岁或以上(强烈推荐,证据等级极低)。母乳喂养建议至少6个月,添加辅食之后,如有可能继续母乳喂养。母乳的保护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喂得越多,喂得越久,作用越好!不论是初乳,成熟乳还是1岁时的母乳,都有营养价值和保护意义。

图源网络

第二项:

a.6-11月龄婴儿奶的摄入:对于6-11月龄的婴儿,如果喂母乳以外的乳类,可以选择配方奶或动物乳进行喂养 (条件性推荐,证据等级低)。b.12-23月龄幼儿奶的摄入:对于12-23月龄的幼儿,如果喂母乳以外的乳类,应选择动物乳喂养,不建议喂幼儿配方奶(条件性推荐,证据等级低)。对于那些不能喂母乳的情况,配方奶并非是唯一。虽然,指南给的是条件性推荐,这需要结合实际的喂养情况而定,但也表明了,没有母乳并非就一定必须是配方奶!选择奶类,推荐天然的,不加调味,不加糖的奶(6-11月龄选择全脂奶)。

图源网络

第三项:辅食添加年龄婴儿满6月龄(180天)起在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应开始添加辅食 (强烈推荐,证据等级低)。6月龄看似是一条红线,但并非所有的宝宝都必须满6月龄,早添加时应和专业人士确认。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早添加辅食来补铁,也要小心可能出现缺铁的问题。

图源网络

第四项:膳食多样化6-23月龄婴幼儿应摄入多样化膳食。a.应每天摄入动物性食物,包括肉、鱼或蛋(强烈推荐,证据等级低)。b.应每天摄入蔬菜和水果(强烈推荐,证据等级低)。c.应经常摄入豆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尤其是膳食中的肉、鱼或蛋和蔬菜有限的情况下(条件性推荐,证据等级极低)。辅食选择的食物,应具备天然性,多样性!这非常重要!不要只依赖你购买的辅食产品,它们的量是不够的!种类也是不够的!!

图源网络

第五项:不健康的食物和饮料a.不应摄入高糖、高盐和高反式脂肪酸食物(强烈推荐,证据等级低)。b.不应摄入含糖饮料(强烈推荐,证据等级低)。c.不应摄入无糖甜味剂(强烈推荐,证据等级极低)。d.应限制100%果汁的摄入(条件性推荐,证据等级低)。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营养益处:整个的水果>果汁天然的食物>零食(指那些有额外加糖、盐和添加剂的零食)白开水>乳酸饮料(指那些加了好多甜味剂和糖的饮料)妈妈们都是很爱宝宝的,总想着买贵的,好的给宝宝,但你有可能花了钱还坏了事。(买预包装产品一定要学会看包装上的标签内容)

图源网络

第六项:营养素补充剂和强化食品在某些情况下,仅靠非强化食品可能无法满足营养需求,6-23月龄婴幼儿可能受益于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a.多种微量营养素粉(MNPs)可以提供额外的特定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不会取代膳食中的其它食物(特定情景推荐,证据等级中等);
b.对于已经食用商品化谷基辅食和混合面粉的婴幼儿,虽然不应鼓励摄入这些谷物,但强化这些谷物可以改善微量营养素的摄入(特定情景推荐,证据等级中等);
c.因食物缺乏而面临严重营养缺乏的婴幼儿,摄入小剂量脂基营养素补充剂(SQ-LNS)可能是有用的(特定情景推荐,证据等级高)。总觉得营养就是要多补点才行的想法,是错的!错的!你的宝宝要需要才补啊!总听人家说缺了营养素要怎么怎么样,但她们从来不提,补多了也会是有害的!

图源网络

第7项:回应性喂养6-23月龄婴幼儿应进行回应性喂养,即“鼓励婴幼儿自主进食并顺应其生理和发育需求的一种喂养实践。可能会促进进食的自我调节,并支持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就是那句话,要有用户思维,不要我觉得,而是要宝宝觉得。喂养应以宝宝为中心,从母乳喂养开始的“按需喂养”,到辅食添加的“回应性喂养”,才是真的适合宝宝自我发育的需要。辅食怎么喂,去看看“宝宝自主进食法”是怎么操作的吧(详见:专治不吃饭,不追不喂,让宝宝爱上吃辅食的方法!)。另外,指南内容有两点需要特别提出:1.以上内容不适合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急性营养不良和严重疾病未恢复的儿童、生活在紧急情况下的儿童或残疾儿童。

2.根据具体的情况,实施内容可能还需做出调整。

原文地址: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81864

翻译内容来自中国营养与健康。

#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知识

辅食添加的总原则,添加辅食后母乳怎么吃?
宝宝辅食添加后的母乳喂养
添加辅食后应在多久后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添加辅食后如何安排母乳喂养时间宝宝的辅食应该在两顿奶中间的时间吃
添加辅食后,怎样平衡母乳和辅食?
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婴儿期喂养)课件
母乳喂养的宝宝怎样科学的添加辅食
母乳与辅食如何搭配及辅食的喂养方法
母乳喂养,增加辅食和断奶最适宜的时间

网址: 辅食添加后,母乳喂养,配方奶,辅食三者之间,怎么调整? https://m.trfsz.com/newsview51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