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晓芸, 张剑.负性情绪诱发对个体不同热量食物注意偏向动态特征的影响[A]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分组展贴报告[C].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心理学会, 2023: 2.
[2] 禹斐斐.压力知觉对女大学生情绪化进食的影响: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和自我同情的调节作用[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3.
[3] 王起赫,刘飒娜,方海琴,梁栋,张雪楠,高会,李金良,刘爱东.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新冠疫情下中国北方地区医生情绪化进食行为预测模型构建[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04):415-420.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工作压力而心情烦躁,不自觉地大吃一顿;因为与家人朋友闹矛盾,感到悲伤或愤怒,便用美食来寻求慰藉。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种带着情绪吃饭的行为,正在悄悄伤害你的心脏。
已有不少研究证实,情绪化饮食与心脏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如2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其中,《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曾刊发的一篇论文更是明确指出,饮食引起的心脏受损,情绪起着重要的助推剂作用。长期带着情绪吃饭,即使原本健康的心脏也会逐渐受伤。
研究团队发现,情绪化进食与心脏舒张功能障碍风险增加38%有关。这意味着,当你因为负面情绪而大吃特吃时,你的心脏可能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浩劫”。此外,情绪化进食的严重程度还与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呈正相关,这一指标反映了血管硬化的程度。换句话说,情绪化进食越严重,你的血管硬化程度就可能越高,从而进一步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那么,为什么情绪化饮食会对心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薛超解释,压力、焦虑、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会让大脑处于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被激活,导致糖皮质激素合成增加,葡萄糖消耗加速。这不仅会让人食欲大增,还会使人更倾向于选择高热量的食物。
暴饮暴食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带来一丝舒适感,让你感觉压力似乎得到了缓解。然而,这种做法的后患却是无穷的。长期情绪化饮食很容易导致肥胖、内分泌紊乱、高血脂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心脏的健康。
情绪化饮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问题,它更像是一个恶性循环。当你因为负面情绪而选择用食物来寻求慰藉时,你可能会暂时感到舒适和满足。然而,这种舒适感是短暂的,很快你就会被内疚、自责和更强烈的负面情绪所包围。
为了再次寻求那种短暂的舒适感,你可能会再次选择暴饮暴食。这样一来,你就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负面情绪导致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又引发更多的负面情绪和健康问题。
既然情绪化饮食对心脏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相关知识
健康养生:饮食与情绪的关系,远离暴饮暴食
保持情绪稳定的20个好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让我们远离疾病
饮食与情绪,吃出好心情的方法
避免暴饮暴食!健康饮食小贴士帮你远离不良饮食习惯!
保持情绪稳定的9个好习惯
14个良好饮食习惯保你远离疾病
昆明好习惯让女性远离月经不调
心情不好就想吃?战胜情绪化饮食看这篇
什么是情绪饮食?怎样通过情绪管理来控制饮食习惯?
网址: 好心情,好胃口:远离情绪化饮食习惯 https://m.trfsz.com/newsview52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