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的物质。
营养素主要分为六大类:
1. 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乳糖)和多糖(如淀粉、膳食纤维)。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身体组织(如肌肉、器官、皮肤等)的重要构成成分,在生长发育、修复损伤组织、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脂肪:提供能量,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保护器官,维持体温等。包括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等。
4.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K)。它们在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5. 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如钙、磷、钾、钠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碘等),参与身体的各种生理过程,如骨骼形成、神经传导、血液凝固等。
6. 水:是人体最基本的组成成分,参与物质运输、体温调节、代谢反应等多种生理活动。
现代营养素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20 世纪 30 年代至 50 年代:
这一时期,营养科学研究重点在于确定各种营养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例如,对维生素 A、D、E、K 等脂溶性维生素以及 B 族维生素的研究更加深入,明确了它们在人体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
蛋白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蛋白质的质量(氨基酸组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对矿物质如钙、铁、锌、硒等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
开始关注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再孤立地研究单一营养素。意识到营养素在维持免疫系统功能、预防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营养基因组学和营养蛋白质组学等新兴领域出现,探索营养素如何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来影响人体健康。特别是酶类营养素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其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消化酶方面,对于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补充适当的消化酶可以改善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等问题,尤其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或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抗氧化酶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的研究也备受关注。这些酶在对抗自由基损伤、延缓衰老、预防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营养干预来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成为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重要策略。
此外,一些参与代谢调节的酶,如参与糖代谢的葡萄糖激酶、参与脂肪代谢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等,其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得到了更深入的探讨。
在酶类营养素的来源和应用方面,除了从天然食物中获取外,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微生物发酵或基因工程手段生产高活性、高纯度的酶类成为可能。同时,酶类营养素在功能性食品和营养补充剂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对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质(如多酚类、类胡萝卜素等)以及益生菌等的研究日益深入,强调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和饮食模式对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个性化营养成为研究热点,根据个体的基因特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此外,全球对营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也给予了更多关注。
相关知识
亚健康问题研究现状及进展
儿童营养影响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
中国运动营养的发展历程
孕期睡眠相关营养因素的研究进展
植物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国外健康旅游发展进程的研究.doc
传统发酵豆制品营养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发酵乳调控人体肠道营养健康的研究进展
人参果营养及功能研究进展
网址: 营养素的发展历程及现代研究进展 https://m.trfsz.com/newsview53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