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理的研究
《2009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会议指南》 2009年
作者本人免费下载 | 收藏 |
论文排版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理的研究
程双 胡文忠 马跃 刘程惠 开通知网号
【摘要】:为了进一步揭示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过程及其机理,采用鲜切茄子和鲜切甘薯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与酶促褐变发生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变化及伤害胁迫生理。结果表明:两种果蔬经鲜切处理后诱发了酶促褐变的快速发生,鲜切甘薯的酶促褐变反应滞后于鲜切茄子。在贮藏期间两种果蔬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总酚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一致,均先升后降。鲜切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但鲜切茄子的PPO却呈下降趋势。结果还表明:鲜切果蔬不仅在切割表面发生酶促褐变反应,在远离切割部位也诱发了生理生化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切割伤害胁迫产生的刺激信号转导而引致组织的整体协同伤害防御反应的结果。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志芳,夏志华,陆兆新鲜切甘薯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年05期 2 尹琳琳;张雪;卢世凤;汪暄妍;茆丽萍;短波紫外照射协同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鲜切甘蔗的保鲜效果[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年06期 3 孔梦洁;张娇;李家兴;胡婉峰;徐晓云;潘思轶;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21年15期 4 胡云峰;贾冬梅;魏增宇;海藻糖涂膜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J];包装工程;2020年07期 5 王斌;黄嘉坪;肖艳辉;谢景;何金明;芳香植物纯露处理对鲜切芋头保鲜效果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20年03期 6 吴海霜;李亚娜;周诗博;不同处理对鲜切茄子的保鲜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7年10期 7 晁文;张中义;薛琰;鲜切面色泽变化的研究[J];粮油加工;2010年08期 8 胡明;胡云峰;陈嘉;陈杨;李仲群;鲜切梨褐变抑制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12期 9 蔡名媛;殷诚;冯文一铭;钱静;王利强;核黄素介导下光动力技术对鲜切梨品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4年19期 10 胡诗瑶;王艳颖;李嘉骏;王竣扬;陆子琪;甘淼凤;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鲜切库尔勒梨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J];现代园艺;202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双;胡文忠;马跃;刘程惠;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理的研究[A];2009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会议指南[C];2009年 2 胡文忠;姜爱丽;何煜波;乌兰其其格;刘程惠;鲜切香蕉微生物种群的鉴定与安全控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珂;陈敬鑫;励建荣;吕静祎;葛永红;俞张富;沈荣虎;包装方式对鲜切青萝卜贮藏品质及木栓化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4年 4 王佳宇;管玉格;王怡;袁宁;陈雁;陈铁杨;胡文忠;柠檬烯处理对鲜切花椰菜保鲜效果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摘要集[C];2022年 5 张雨宸;谢晶;405 nm光联合叶绿素铜钠盐对鲜切青菜表面腐败菌光动力学抑制效果及青菜品质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摘要集[C];2022年 6 袁宁;王佳宇;管玉格;王怡;陈雁;陈铁杨;胡文忠;鲜切南瓜保鲜技术研究进展[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摘要集[C];2022年 7 赵茜;唐仕花;方响;王卓;江宇;郭旭生;张莹;乳酸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BX62与壳聚糖联用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评价[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五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22年 8 陈敬鑫;杨明亮;吴安康;吕静祎;葛永红;励建荣;冯叙桥;百里香酚/海藻酸钠复合膜的表征及对鲜切苹果的保鲜作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摘要集[C];2020年 9 宋坤于;王贤;王齐蕾;吕新刚;魔芋葡甘露聚糖/石榴皮提取物复合涂层对鲜切猕猴桃和青椒品质和营养特性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摘要集[C];2020年 10 王艳颖;景琳琳;胡文忠;鲜切萝卜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东(MAMOUN ADAM HOMAIDA DALDOUM);鲜切甘蔗和芋头抗褐变剂筛选及其抗褐变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2 韩聪;鲜切胡萝卜酚类物质合成积累及其调控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潘永贵;鲜切荸荠/莲藕特异性变色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刘程惠;鲜切苹果腐败霉菌侵染生物学机理及其臭氧防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孟祥勇;加压氩气及其联合处理对鲜切青椒和黄瓜保鲜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6 管玉格;鲜切西兰花酚类物质生物合成机制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 7 吴志霜;高压惰性气体处理对鲜切菠萝和苹果冷藏期间货架期延长及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郭爽;鲜切山药黄变及防控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2年 9 范凯;超声波/涂膜联合气调处理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其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20年 10 王嘉一;有机酸处理对鲜切生菜菌群结构的干预作用及杀菌效率提升体系建立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丽;鲜切莲藕保鲜预处理及速冻调理食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22年 2 冯晓汀;鲜切西兰花保鲜及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3 范美荣;鲜切淮山加工工艺及保鲜技术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4 宋建荣;云南省安宁市鲜切花供应链模式对农户收益的影响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23年 5 孙鑫岩;基于深度学习的鲜切花分级算法[D];南京林业大学;2022年 6 邹芷妍;基于全要素视角的鲜切花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22年 7 贾梦科;鲜切猕猴桃片的低温等离子体保鲜技术及货架期预测[D];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 8 李长乐;鲜切荸荠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及其体外生物活性动态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9 陈盛超;2002~2016年广东鲜切花出口分析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10 孙琰;壳聚糖处理对厚皮甜瓜主栽品种鲜切特性的影响及其比较[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齐斌;把好即食鲜切水果安全关[N];池州日报;2024年 2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宁艳;果实鲜切枝能把“秋天”带回家[N];乌鲁木齐晚报(汉);2024年 3 记者 赵琳琳;我市再遴选一批中药材趁鲜切制企业[N];亳州晚报;2024年 4 记者 杨凌 赵同增 通讯员 晋梦云;全国首票TIR鲜切花业务启运[N];河南日报;2024年 5 记者 樊曦 赵彩琳 申铖;全国每十枝鲜切花,七枝来自这里[N];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 6 全媒体记者 王霞;鲜切花基地助力乡村振兴[N];日照日报;2023年 7 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高友杰;厦门空港口岸迎来鲜切花出口高峰[N];福建日报;2023年 8 记者 缪亚平 通讯员 张金蕾;7月昆明长水机场口岸出口鲜切花货值超459万元[N];昆明日报;2023年 9 记者 张雁群;斗南鲜切花交易量价双超百亿[N];云南日报;2022年 10 本报记者 田宜龙 郭歌;如何让鲜切花产业“越开越艳”[N];河南日报;2021年
相关知识
人参果营养成分、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方式研究进展
华南特色果蔬绿色保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Nature》子刊发布中国科学家普洱茶研究成果 揭示其降脂机制
有机蔬菜的研究
果胶酶在人参果果酒护色和澄清中的应用研究 -挑战杯
褐藻多糖改善肥胖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重磅新闻!首个《鲜切水果用原料果》企业标准正式发布!
研究发现:经常吃新鲜水果的中国人更健康
百果园牵头发布《鲜切水果用原料果》企业标准 强化食品安全
肝脏+褐色脂肪的代谢奇迹对抗肥胖!Nat Commun
网址: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理的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536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