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收到日期: 1999)03)10 修改稿收到日期: 1999)09)03 作者简介 : 胡秀芳 (1971)),女, 湖北阳新人 ,现在浙江大学茶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茶叶 生与综合利用方 面的研究。 文章编号 : 1000)369X (1999) 02)0093)11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现状 胡秀芳沈生荣朴宰日杨贤强 ( 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310029) 摘要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份, 有着独特的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机理表现在6 个方面 : 作用于自由基有关的酶,直接作用于自由基, 络合金属离子, 再生体内高效抗氧化剂, 与其他成份协同增效和调节机体免疫力。文中对此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 中图分类号 : TS20213 文献标志码 : A Review on Antioxidative Mechanism of Tea Polyphenols Hu Xiufang, Shen Shengrong, Jae-il Park, Yang Xianqiang Department ofTea Sciene,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 Abstract Tea polyphenols (TP) are the key active components of tea with high antioxidative activity. The mechanics expressed in six ways: adjusting the enzyme activities related to free radicals,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chelatingmetal ion, regenerating the antioxidant in organism, synergistic action with other components and improving organic immunity. Key words:Tea polyphenols Antioxidation Mechanism 茶多酚是茶叶的一种活性成分, 其组成 除酚酸外 , 主要是以A-苯基苯并吡喃为结 构基础的类黄酮化合物,其中羟基取代基作 为质子的供体[1],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功 能, 主要表现在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 抗菌等方面 [2] 。研究表明 [3],茶多酚的这些 功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效果密切相 关。体内、外试验表明茶多酚是一种强抗氧 化剂。茶多酚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能力为维 生素 E 、BHT 、BHA的 3~9 倍[4] 。奥田拓 男[5] 以大白鼠肝线粒体和微粒体模拟体内脂 质过氧化试验,结果 EGCG 的抑制效果比维 生素 C和维生素E高 18 倍和 16 倍。可见 ,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比维生素C和维生素E 强。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机理, 国内外都有 研究。总体上讲, 氧化和络合是抗氧化的两 个主要要素 , 这两个要素发挥抗氧化作用的 途径归纳起来有如下6 个方面 : 茶 叶 科 学 1999,19(2): 93)103 Journal ofTea Science1 茶多酚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 的酶 已经知道 , 生物体内自由基处于生物生 成体系与生物防护体系的平衡之中, 该两大 体系均可由酶调控[6] 。用重金属Cd饲喂小 鼠若干天后 , 检查鼠肝发现 , 同时喂绿茶组 的肝中自由基生成酶)))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下降 , 而自由基清除酶)))SOD、 GSH-Px 、 过氧化物酶和GSH-S-转移酶活性提高, 认 为茶多酚可通过强化抗氧化解毒系统的作 用, 清除用 Cd处理大鼠肝中的Cd和减轻过 氧化损伤 [7] 。这就是茶多酚调节生物体内自 由基平衡的结果。 1.1 抑制氧化酶系 生物体内许多氧化酶与自由基生成有 关。黄嘌呤氧化酶系(XO): 缺血时 , ATP 逐步降解为ADP 、AMP 、腺苷 , 最后形成次 黄嘌呤 ; 另外 , 在 Ca2+依赖性蛋白酶作用 下黄嘌呤脱氢酶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 进而 形成尿酸和O#2[8] 。ESR技术观测表明, 缺 血再灌注的最初数秒钟内, 自由基爆发性增 强可能就是由这一途径产生的[9] 。其次 , P- 450 酶系、髓过氧化物酶、脂氧化酶和环氧 酶均可催化体内自由基的生成[10] 。 已有实验证明:茶多酚对上述各种氧化 酶均有抑制作用。Cho Y. J.等 [11] 发现韩国 绿茶的丙酮提取液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 性, 其中酯型儿茶素比简单儿茶素对XO有 更强的抑制活性。 茶多酚对细胞色素P-450 的抑制作用研 究较多。人工诱变致癌的研究表明[12]:茶 多酚可抑制肿瘤细胞中NADPH- 细胞色素还 原酶及细胞色素P-450 活化系统的活性。茶 多酚及其单体)))EC 、EGC 、ECG 、EGCG 对动物肝脏的P-450 酶系活性有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被发现是茶多酚及其衍生物与 肝脏细胞色素P-450 反应 , 并抑制了皮肤和 肝脏中与P-450 依存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类的 结果 [13] 。进一步的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 将上述单体加入到用苯巴比妥酸处理大鼠的 肝微粒 , 导致了光谱学变化))) 最大吸收波 长在 400 nm, 最小吸收在380 nm, 这是典 型的模式ò结合 (反模式 ?)[14] 。可见茶多 酚对 P-450 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Wang Z. Y. 等[14] 研究发现 , 儿茶素单 体(EC、EGC和 EGCG) 对 P-450 及相关的 芳烃基氧化酶、香兰素去乙基酶和吩哦唑脱 乙基酶有抑制作用, 从而有效地减低 体内芳烃自由基浓度。TPA (12-o-tetrade- canoylphorobo-l 13-acate)对老鼠耳皮肤诱导的 中性细胞的浸润过程中产生一种天然发生的 组分 ))) 髓过氧化物酶,在 TPA对小鼠耳 皮肤点施前用TP处理可以使组织中髓过氧 化物酶活性明显降低[15] 。 茶多酚对体内、外脂氧化酶和环氧酶的 抑制作用均较明显[16,17]。Jiro Sekiya等[18] 对 这种抑制机理在体外用大豆脂化酶与ECG 、 EGCG 的作用过程进行了探讨, 认为 ECG和 EGCG 对脂质过氧化酶的络合沉淀作用是主 要的机制。多酚类沉淀酶的能力以它与被沉 淀的酶的重量比表示, 比值与沉淀能力成反 比。在 pH4~7范围内 , 使 50% 的脂氧化酶 沉淀的 EGCG/LOX (重量比 ) 值为 5, 远远 高于高分子单宁)))gelatinpersimmontannis和 B-glucosidase-chinese sumac的相应值 , 分别为 013~016 和 011。沉淀后的酶活性下降10% ~30%,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吐温20 透析 解吸后酶的稳定性低于初始酶活, 说明 EGCG 和 ECG改变了该酶的性质。EGCG 还 可沉淀酵母细胞的醇脱氢酶。其他试验也证 明了茶多酚能抑制脂肪氧化酶, 5@10-5 mol/L 茶多酚即可 使酶活性完全丧失[19]
相关知识
茶多酚(多羟基类化合物)
茶多酚
抗氧化
茶多酚是什么意思
茶多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茶叶中的茶多酚
茶多酚的作用与禁忌
茶多酚的功效
茶多酚的作用是什么
茶多酚功效与危害
网址: 茶多酚抗氧化机理研究现状 https://m.trfsz.com/newsview54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