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拔罐疗法”是一种以杯罐为工具,借热力排去罐内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外感寒邪,久寒痼冷,经络气血阻滞日久,筋脉肌肉失养等病症。
拔罐疗法的一般操作:
Step 1:闪罐
Step 3:摇罐
Step 2:推罐
Step 4:坐罐
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后,操作者用镊子镊紧棉球稍蘸酒精,燃着,往玻璃火罐里一闪,迅速将罐子扣在事先选好的部位上。一般留罐3分钟到5分钟,留罐时间不可过长。起罐时,操作者左手轻按罐子,右手食、中二指按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切不可硬拉或旋动。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灸疗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的治病防病的一种疗法。灸疗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理体素,增强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功能。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 疾病是由致病因素引起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气机升降失常,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所致。当人体受到风、寒、暑、湿、燥、火、毒、外伤的侵袭或内伤情志后,即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病理产物,如淤血、气郁、痰涎、宿食、水浊、邪火等,这些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通过经络和腧穴走窜机体,逆乱气机,滞留脏腑;淤阻经脉,最终导致种种病症。拔罐产生的真空负压有一种较强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经络穴位上,可将毛孔吸开并使皮肤充血,使体内的病理产物从皮肤毛孔中吸出体外,从而使经络气血得以疏通,使脏腑功能得以调整,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有“行气血,营阴阳,儒筋骨,利关节”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不通则经气不畅,经血滞行,可出现皮、肉、筋、脉及关节失养而萎缩、不利,或血脉不荣、六腑不运等。通过拔罐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儒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络,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疗疾的目的。
拔罐疗法的适用范围也相对比较广,处有出血倾向和过于虚弱的体质外,其它体质都适合运用此疗法,但以下三点要注意:
第一,要看人的体质。体质虚弱的、免疫力低下的、年龄比较大的,拔的时候要慎重,且时间不能太长,力度不能太大;
第二,是要看病情的轻重程度,如果病情比较轻,没必要长时间、大力度地拔。
第三,拔罐之后,要注意拔罐部位的保暖 ,不能受凉,拔罐之后,半天之内不能洗澡冲凉。因为拔完罐后,毛孔玄府开放,容易被风邪寒邪入侵。
中医治疗这些治疗疾病的方法都是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这样才能让这些方法发挥最大功效。而且还不会出现因为使用不当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另外在治疗的时候,还要注意这些治疗方法的禁忌,不注意的话,也会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拔罐疗法作为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法,特别是拔火罐,在操作上要求一定的技巧,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皮肤烧伤,也易引发火灾等意外事故,故并不建议自行拔火罐。家庭保健使用拔罐疗法,建议使用“拔罐器”,虽然效果不及火罐好,但安全系数较高,而且简单易操作,适合家庭保健。
拔罐疗法的禁忌症:
肿瘤、血液病、孕妇。
高血压病发作期。
皮肤破损有瘢痕处及皮肤病患者。
中医学认为,不通则痛,痛则不通,通过刺血拔罐艾灸可以使血气得畅,邪热得出,正气得助,疼痛消失。
肿瘤浸润引起的疼痛——主穴:体表局部压痛点;
骨转移疼痛——主穴:体表局部压痛点;
手术后局部不适麻木疼痛;
胸外科手术后,许多患者会留下麻木疼痛,遇到变天时会加重,又是患者不能患侧卧位,目前西医对此毫无办法,中医治疗此类病证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疼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天气变化多为寒和湿气加重,同气相求,故术口局部有湿邪;手术后局部不适麻木疼痛是湿邪内阻、瘀血阻滞,治疗当以活血化湿为主,汤药十枣汤可用;针刺在局部刺血拔罐往往数次可明显减轻。
下肢活动受限或无力:
肝主筋,血荣筋,通过调理脾经合穴等穴位可以养血舒筋,促进功能恢复。下肢屈伸不力,主穴: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或加环跳。
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
传统医学认为“血不利则为水”,通过刺血拔罐可使血利肿消。上肢肿胀,主穴:手太阴肺经穴位为主,可配合患肢其他经穴
放疗后耳聋:
放疗是热邪,鼻咽癌放疗出现的耳聋是由于热邪损伤耳部神经而引起。放疗后耳聋耳鸣,主穴:下关、风市
恶性肿瘤:
癥瘕积聚的病理变化实质是气滞血瘀。刺血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减轻或消失,而起到活血化瘀消瘤的作用。
部分肺癌患者在肺俞、定喘穴周围有结节,可刺血拔罐艾灸对肺癌瘤体消失有意义。可重灸中脘、气海、关元等穴位。原发性肝癌脾功能亢进脾大时可在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刺血拔罐治疗,数次后可见脾脏缩小。
食管癌纵膈肿瘤放疗后食管气管瘘,可在肺俞、心俞、肝俞等穴位刺血拔罐艾灸对症状缓解有较好作用。恶性肿瘤,主穴:病灶局部,病属邪热者加耳后静脉
不全肠梗阻、便秘:
不全肠梗阻、便秘为脾虚、气机痞塞所致,通过刺血拔罐艾灸可使脾得补、气得畅,较单纯药物、针灸效果要好一些。不全肠梗阻、便秘,主穴:腹结、大横、足三里、脾俞、八髎、腰俞等
胃瘫、进食水呕吐:
胃瘫、进食水呕吐不仅是脾胃虚弱的问题,而且还肾虚,治疗应该补肾、健脾。胃瘫、进食水呕吐:脾俞、胃俞、肾俞、肝俞、足三里等
拔罐疗法的疗效原理从传统中医理论来说有三个方面: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现代研究揭示,拔罐疗法之所以产生疗效是因为:1、负压作用。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淤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体溶血现象。机体在应对这种现象时,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自卫能力。
以上治疗方法是我们经过临床反复实践总结而来,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各位同道共同努力,让中医的拔罐疗法真正走向全世界!
相关知识
拔罐减肥穴位 舒经活络
经络养生好处多 中医教你如何疏通各经络
【经络穴位按摩】经络图与病症 按摩经络穴位疏通全身的方法
【中医养生】中医通经络,通往健康的捷径
中医养生 疏通经络才能“不痛”
四个穴位疏通全身经络,防止经络阻塞!
经络穴位养生
经络养生
中医减肥 新磁罐经络减肥
中医养生|了解人体经络
网址: 中医认为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经络养生,穴位养生 https://m.trfsz.com/newsview61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