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铁棍山药:为何是闻名于世的“四大怀药”?

铁棍山药:为何是闻名于世的“四大怀药”?

正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放在铁棍山药身上,也极为贴切。铁棍山药,作为我国常见的根茎类食物之一,剥开它斑驳如铁锈的粗糙的外皮,里边藏匿的雪白清脆的肉质却有着令人咋舌的丰富营养。

而作为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地区)闻名于世的“四大怀药”之一,铁棍山药更是山药中的极品,早在千百年前就为我国医家所熟悉利用,并传承至今。

这个陪伴了国人许久的食物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少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得到了众多文人名流的赞赏与墨宝,也被劳动人民赋予了美好的意义。那么,铁棍山药在历史中有哪些记载?关于铁棍山药,还有什么风趣的小传说呢?

一、关于铁棍山药的历史记载

铁棍山药,古名薯蓣或是山蓣,因为古代有避讳的风俗习惯,在唐代宗时期,为了避开皇帝名中的“预”,山药就曾改名为“薯药”,到了宋英宗时期,又因为皇帝讳“薯”,山药只好再次“隐姓埋名”,化名“山药”后才得以流传至今。

但不少诗词中,还是用它的古名来称呼它,根据地域文化及口音的差异,铁棍山药还有着众多的别称和误称,这些就不再赘述。

由于铁棍山药原产于地处中原的河南,向南北运输都颇为便捷,因此即便是在交通条件不够发达的古代,无论是太行山里或是江南水乡的人们,都可以吃到铁棍山药及其制品,而流传下来的篇章中,也证明了铁棍山药受到人们喜爱的程度之深。

唐朝诗圣杜甫早就为铁棍山药有过目光短暂地停留,当时在旅途中的杜甫,虽然对于这次狼狈而仓促的出行有着些许的感慨与担忧,但是目的地的丰饶与富足却又让他充满了期待,在那里,是“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的状况,可以有美味爽口的铁棍山药一直吃到饱,蜜蜂在山崖上酿出的香甜蜂蜜也很容易得到,足以证明铁棍山药在当时是可以与来之不易的蜂蜜相提并论的美味佳肴。

而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深夜里辗转难眠之时,陪伴在他身边的也是一杯铁棍山药饮,秋风萧瑟下烛光摇曳而昏暗,陆游看着铜镜中自己的头发花白不负少年模样,忧愁令其饥饿,便有“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的动作,也正是这一杯温暖人心的铁棍山药,安慰了他对自己一生碌碌无为的怅然悲悯。

铁棍山药同样还是陆游开心时候的见证者,他在素有“小蓬莱”之称的山阴乡下生活之时,便对农家的食物兴趣颇浓,写惊雷的蘑菇、蘸酱的花、腌渍的姜芽,自然也离不开“细研甖粟具汤液,湿裹山蓣供炮煨。”的暖意融融的烤山药,寥寥数笔,就把乡里吃食的风俗习惯记述得详尽而生动,透过字里行间,仿佛能看见人们制作料理美味的那番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勤劳景象。

宋代诗人黄庭坚在专门记录自己山林生活的《山谷集》中,也有专门留给铁棍山药的篇幅,名为《和七兄山蓣汤》,铁棍山药在这首七言绝律里就是以古名“山蓣”而存在,诗中写道这铁棍山药“能解饥寒胜汤饼,略无风味笑蹲鸱”,原是每日早起家厨都为黄庭坚熬一碗铁棍山药羹,既可充饥健脾,又温和养胃,比芋艿(蹲鸱)还要美味,这碗铁棍山药羹最后愣是让作者改变了每日清晨饮酒的习惯,足可以见得,这滋味是有多么令人魂牵梦萦了。

这铁棍山药有人吃着当闲食零嘴,可对有的人来说,却是充饥的救命之物,诗人范成大笔下的铁棍山药可是他从别人那儿乞求得来,珍惜得很,诗曰“竹坞拨沙犀顶锐,药畦粘土玉肌丰”。

明代理学家朱熹搞研究之余也唯铁棍山药是宠,对于山药颇有一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拥护感,赞誉铁棍山药为“欲赋玉延无好语,羞论蜂蜜与羊羹”其中的“玉延”则运用了借代的手法,赋予了山药的雅称(铁棍山药切开后拉丝的晶莹黏液如同龙涎),想要给山药作诗都没有合适的美词,蜂蜜和羊羹皆羞于同它相提并论,朱熹认为这铁棍山药是世间最好吃的东西,这该是多么大的“偏心”呢;除了朱熹,同时代的刘崧也对铁棍山药偏爱有加,专门为其赋诗一首,全诗都在歌颂山药,诗曰“谁种山中玉,修圆故自匀。

野人寻得惯,带雨属来新。味益丹田暧,香凝石髓春。商芝亦何事,空负白头人。”诗中把铁棍山药白质比作山中的美玉,描写了它修长而匀称的模样,还细心地点明了它的功效作用及美妙口感,也从侧面突出了铁棍山药自古以来就是深受大家喜欢的食品;而说到吃,自然避不开老饕中的诗人,文人中的美食家苏东坡了。

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居所附近都是种的山药和香芋,这反倒让他一扫胸中苦闷,乐在其中,“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不仅称山药为“白玉延”,吃过之后连家也不想了,真正是为了吃而“乐不思蜀”,想必能叫在吃上经验丰富的苏东坡都赞誉的山药,味道定然不平凡吧。

二、关于铁棍山药的传说故事

铁棍山药种植历史极其久远,因此也伴随着留下了不少传说典故。相传在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来到了古代河南,发现这里自然条件贫瘠,因此百姓皆精神不济,于是用手杖在地上画了一下,地面登时出现了一条极深极宽的长沟,使浑浊的阴气缓缓下沉、清冽的阳气渐渐上升。为了医治百姓,神农氏在这深沟的两岸遍植铁棍山药,从此当地人便摆脱了病魔的纠缠。人们为了纪念炎帝神农氏的功绩,便把这条沟称为“神农涧”。

到了春秋时期,此地长久种植的山药被正式列为了王室贡品。而在三国时期,司马懿在此地给儿子庆贺生辰,宴席上吃到的山药与平常的凡品不同,赞赏一番后便有官员告知了他这个故事,因其体呈褐色,形似铁棍,质地坚硬,司马懿便将这种贡品山药称为铁棍山药。

在焦作地区,铁棍山药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焦作一带有一个小国,叫野王国。野王国国土局限,人丁稀少,故而常被一些大国进犯欺负。在一个冬季,相邻的大国趁天寒地冻派军队入侵野王国,野王国的将士们虽然拼死奋战,但最终还是不出意外地铩羽而归。

将领带着士兵们逃进了深山,偏又遇到天降大雪,大国的军队封锁了所有的出山道路,将野王国的军队团团围住,想要让他们困死在山中。冰天雪地里,将士们饥寒交迫,许多人已经奄奄一息。正当绝望之际,有人发现一种植物的根茎,吃起来味道还不错,而且这种植物漫山遍野都是。士兵们喜出望外,纷纷挖这种植物的根茎吃。

更为神奇的是,吃了这种根茎后,将士们体力大增,就连吃这种植物的藤蔓和叶枝的马也强壮无比。士气大振的野王国军队终于夺回了失地,保住了国家。后来,将士们为纪念这种植物,给它取名“山遇”,随着更多人食用这种植物,人们发现它具有治病健身的效果,遂将“山遇”改名为“山药”。

相关知识

「铁棍参丹」的功能与作用详解
山药:既是佳蔬又是中药材
山药减肥的方法
广东首个中医药健康夜市在中山开市,一键解锁养生新玩法
胜淇医药易夕康:科技引领富硒产业,健康福祉惠及万家
蜜汁山药糕的制作方法
哈药牌钙铁锌口服液(哈药)(哈药牌钙铁锌口服液)
热闻丨“药食同源”的中药奶茶、果茶走红,“中药茶饮”真的能养生吗?
3个简单食材+1个秘密武器=快手山药肉泥蒸糕
这些零食个个都是“养生高手”!跟着吃就对了!

网址: 铁棍山药:为何是闻名于世的“四大怀药”? https://m.trfsz.com/newsview62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