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要说上班族
痛苦的事情有哪些
那其中就有——
想运动却没空运动
图片来源:千库网
于是不少年轻人
选择化身周末战士
把一周的运动量一把子追满
但,这种恶补式的运动
是否也能获得和规律运动一样的好处呢?
这种运动方式真的有效吗?
会不会反而给健康带来坏处呢?
周末集中式运动
是真的有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指南,成年人每周应该至少进行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至高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这个150分钟的运动时长,就是健康成年人每周锻炼时间的底线。
图片来源:千库网
最近发表在期刊《循环》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们,采用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前瞻性队伍研究,在89573名参与者的配合下,分析了运动模式与678种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千库网
根据运动习惯,研究人员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了三大类:
不活跃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
规律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均匀分布在每天完成;
周末运动组:每周运动时长≥150分钟,但集中在1~2天内完成。
结果表明:无论是规律运动组还是周末运动组,都比不爱运动的不活跃组更健康。
相比于不活跃组,这两组的研究对象有200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都显著降低了。其中,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最为显著。
通过这些结果可见,运动锻炼不仅仅对于我们当下的身体健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对于降低未来的疾病风险也有广泛的益处。
图片来源:千库网
但令人惊讶的是,当规律运动组和周末运动组进行对比时,两者之间并没有观测到显著性的差异。换句话说,无论是每天坚持运动还是周末恶补式运动,只要时间达标了,获得健康益处居然是差不多的!
不爱运动
可以这么做!
其实,运动这事本来就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无论是运动方式还是运动模式,最终都服务于运动总量。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就是健康的!
图片来源:千库网
如果你还在“不活跃组”的范畴内,并且跃跃欲试想要用周末弥补的方式来补齐自己的运动量,不妨从现在开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在快乐的周末还要专门找时间去运动,简直无异于“上刑”。但其实,并不是所有运动都是枯燥乏味的,可以尝试一下徒步、爬山、骑行、跳舞、球类运动等相对更好玩的运动方式。
图片来源:千库网
只要能每周抽出时间来运动
别管是每天坚持运动
还是某一两天集中运动
效果都是一样的好!
那么,现在就运动起来吧!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家人一起来运动 ,改变不良习惯,享受健康生活
天冷了,别让运动热情“凉”下来
健康科普视频推荐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本期封面:
来源 | 科普中国
文编 | 许雁
美编 | 许雁
校对 | 严桐桐 许雁 龙玉婷
内容审核 | 余宗蓉 黎因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健康证办理咨询:0771-2518092
门诊药房咨询:0771-2518795
艾滋病自愿咨询:0771-5327110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样品检测咨询:0771-2518890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健康】一项被低估了的“长寿运动”,至少带来5大好处!
26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 1...@体育一姐的动态
《运动改造大脑》:运动对健康的益处,超乎你的想象
跑步,6个被低估的好处
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后身体有啥变化?抗衰老最好的方式是运动!
9种被低估的蛋白质来源
覆盖1亿运动损伤人群的运动康复行业,真的像想象中的好?
一周做多少运动,对身体最好?主观感觉推断运动强度,安全又健康
肥胖不好,但太瘦的危害远超出你的想象!
网址: 一种被低估的运动方式,1周做1次,对身体的好处远超想象 https://m.trfsz.com/newsview63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