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乳腺的那些事。
一、胸大与胸小,哪种易得乳腺癌?
随着乳腺癌越来越被大众知晓,很多女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近年来时不时有“胸大的人易得乳腺癌”的说法,这样的说法正确吗?
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乳房的结构,构成乳房的主要组织是腺体和脂肪,其中腺体大约占1/3,且不管胸大胸小,腺体量都差不多。值得强调的是,在乳房组织中,腺体最容易癌变,因此我们通常称乳腺癌而不是乳房癌。高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黄锦林主任表示:“乳房腺体受雌激素水平变化影响,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雌激素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20岁以后,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便会逐渐增多;45-55岁,便是乳腺癌的第一个发病高峰;65-75岁,为第二个高峰。在此期间,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提高防患意识,做好防护工作。由于腺体总量相对固定,因而脂肪含量决定了胸部大小。所以,胸部大小,并不能作为是否易发乳腺癌的判断标准。”
二、乳腺癌变,身体有暗示
当乳腺发生癌变时,身体也会发出一些信号,了解我们的身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升治愈率的关键。
1. 乳头溢液
一旦发现乳房溢出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甚至血性等水样、浆液样脓性、血样液体,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2. 肿块、肿胀
如果胸部触及质地比较硬的肿块,伴或不伴有疼痛感都要及时就医检查,看看是乳腺囊肿等良性乳腺疾病还是乳腺癌,并及时治疗。
3. 乳房疼痛
很多时候,女性在经期前或经期时会有乳房疼痛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此时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刺激乳腺组织引起,但基本上经期过后便会逐渐消失,所以如果不是经期的原因引起的,就要警惕是否存在乳腺炎、乳腺癌等疾病。
4. 皮肤改变
如果乳房出现“小酒窝”或乳头内陷、回缩, 皮肤变得像橘子皮一定要警惕,这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状之一。
其实乳腺癌很多时候比我们想象的更狡猾,有时会出现上述表现,有时也会入侵得毫无征兆,所以,鉴于它的高发性,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大家定期自测与筛查。
三、自测+筛查,才能更好预防
一般来说,女性自检乳房,一个月一次就够了。育龄期女性可在每次经期第7~10天进行,绝经后的女性可自行选择一个固定时间。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1.面对镜子,仔细观察乳房形状、表面的肤色,有无肤色改变、有无凹陷、乳头有无分泌物等;
2.双臂叉腰,再抬起,分别再查看一次上面的内容;
3.张开五指,用指腹掂掂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
4.并拢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在乳房上滑动,以划圈的方式,先从内侧滑动到外侧,再从外侧滑动到内侧,如果滑动被卡住,则可能有肿块;
5.仰躺,将一个坐垫垫于一侧胸部的下方,同上方法移动四指指腹,检查有无肿块;
6.检查双侧腋下有无肿块,然后稍稍用力挤压乳晕,检查有无溢液。
自查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但注意:自查不能代替专业筛查,定期进行乳腺检查是预防乳腺癌的最好方式。
四、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的细节
01保持健康饮食
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多吃高纤维的食物。
02规律作息
避免熬夜,保证晚上的充足睡眠休息时间。
03保持健康的体重
控制体重指数在健康区间,坚持锻炼,避免肥胖。
04戒烟戒酒
珍爱生命,远离烟酒。
05母乳喂养
坚持母乳喂养可以保护我们的乳腺,降低乳腺癌的患病率。
06避免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会导致激素平衡状态被打破,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07远离电离辐射
乳腺是对电离辐射致癌活性比较敏感的组织,电离辐射的效应也有累加性,是诱发乳腺癌的不利因素。
08定期的自我检查和健康体检
20-39岁的女性建议日常自检,发现异常立即就医,来确诊或排除异常。40-49岁的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筛查,50-69岁一到两年1次筛查,70岁及以上每2年1次筛查。具体的筛查方法需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供稿:谢丽萍)
亲爱的市民:
高安正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请规范停车、礼让行人、规范经营、公共场所不吸烟......高安因您更文明!
点个赞和在看,我们工作更有动力!
原标题:《【健康科普】乳腺癌防治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