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针灸康复科技术操作规范 三棱针法 [诊疗技术名称] 三棱针法 [简介] 三棱针法,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现代称为“放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适应症] 1、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 2、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禁忌症] 1、在临近重要内脏部位,切忌深刺。 2、动脉血管和较大的静脉血管,禁刺。 3、虚证,尤其是血虚或阴液亏损患者,禁用刺血。 4、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用 5、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劳累者禁用。 [操作规范]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针刺,并挤出少量血液。 常用的刺法有以下几种: 1、腧穴点刺 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 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 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 4、挑刺法 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2、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者及怀孕和产后妇女等,均要慎重使用。凡是凝血机制不好 的患者和血管瘤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5、三棱针法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以防晕针。 6、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 管理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 情,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针刺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 1人1穴1针,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 3、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4、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 5、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三棱针施术时,必须在经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 6、患者如需配合其他治疗(如理疗等),通知相关项目主管,合理安排顺序。 7、医师需严格按照三棱针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治疗,如有违规操作,视情节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处罚,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处以罚款,如因违规操作造成医疗事故者,按照医院相关文件规定惩处。
相关知识
电子病历规范.doc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doc
养老护理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doc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常见皮肤病临床案例选
学生健康行为规范.doc
《四川省互联网诊疗管理规范(试行)》政策解读
贺氏三通火针疗法技术培训班
针灸的针有几种
宿松县从五个方面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
网址: 三棱针诊疗规范.doc https://m.trfsz.com/newsview66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