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一种快餐面茶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快餐面茶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快餐面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餐食品,特别是用粗粮玉米、小米为原料制作的快餐面茶及其制作方法。
科学家建议在现在人门的饮食结构及品种要多样化,特别是适量或经常增加一些粗粮食品,更有易身体健康,如玉米、小米是我国的丰富的特产,它营养丰富,食用后可以补充和调节人体需要的营养成份,但是由于玉米、小米这些粗粮大多数单一品种食,用其口感和味道不易被人接受,再加上这些粗粮制作食品较麻烦,花样少,制作时间长,至此未能进入千家万户,造成粗粮销路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粗粮细作和增加花样品种,食用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快餐面茶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是这样实现的,快餐面茶、由玉米粉、小米粉、芝麻和白糖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份的用量(按重量%)计为玉米粉30-60%,小米粉30-60%,芝麻1-2%,白糖5-10%。
其中玉米粉、小米粉的粒度为-100目。
快餐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步骤组成a)将玉米、小米分别用水清洗干净,捞出沥水,用60-90℃的热水浸泡,再捞出沥水自然晒干呈潮湿状,再进行磨粉,过筛去皮,分得到半熟状态的玉米粉和小米粉;b)将芝麻用水清洗干净,捞去沥水,晒干,再用温火炒热,压碾呈粉状,即成熟芝麻粉;
c)将(a)、(b)两项的三种物料与白糖混合均匀;d)然后进行包装,抽真空封口。
其中热水浸泡玉米、小米的时间为4-6小时,自然晒干时间为24-48小时,潮湿状含水量为12-18%。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的快餐面茶具有香甜可口,食用方便,快速食用的优点,同时制作方法独特,解决粗粮细作和食用品种单一问题为改善饮食结构提供了方便。
实施例1,将玉米、小米分别用水清洗干净,捞出沥水,用60-70℃的热水浸泡6小,再捞出沥水,自然晒干48小时,使水份含量在12-15%,呈潮温状,然后进行磨粉、过筛、去皮分别得到玉米粉、小米粉,分别各取90g,再将芝麻洗净晒干温火炒熟压碾呈粉状取4g,再取白糖16g,共200g混合均匀,装入包装袋中,再抽真空封口,即完成了产品的制作。
实施例2,按上述方法,清洗玉米,小米用80-90℃热水浸泡4小时,捞出沥水,自然晒干24小时,使水份含量15-18%,呈潮湿状,经磨粉过筛,去皮得到的玉米粉、小米粉、分别取玉米粉110g,小米粉70g,再加入芝麻粉2g,加水白糖18g,共计200g混合均匀装入包装袋抽真空封口,即为本发明的产品。
实施例3,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玉米粉、小米粉、芝麻粉,取玉米粉60g,小米粉120g,加入芝麻粉4g和白糖16g,共计200g,混合均匀,装入包装袋,抽真空封口,即为本发明的产品。
食用方法取一包快餐面茶,用面茶重量的1/3的水加入杯中调成稠状,再用沸水冲熟,即可食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快餐面茶,由玉米粉、小米粉、芝麻和白糖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组份的用量(按重量%)计为玉米粉30-60%,小米粉30-60%,芝麻1-2%,白糖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茶,其特征在于玉米粉、小米粉的粒度为-100目。
3.一种快餐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步骤组在a)将玉米、小米分别用水清洗干净,捞出沥水,用60-90℃的热水浸泡,再捞出沥自然晒干呈潮湿状,再进行磨粉,过筛去皮,分得到半熟状态的玉粉和小米粉;b)将芝麻用水清洗干净,捞去沥水,晒干,再用温火粆热,压碾呈粉状,即成熟芝麻粉;c)将(a)、(b)两项的三种物料与白糖混合均匀;d)然后进行包装,抽真空封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水浸泡时间时间为4-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然晒干时间为24-48小时,含水量为12-18%。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餐面茶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玉米、小米大众粮食,经过清洗半熟化处理,晒干、磨粉过筛,去皮制成的玉米粉、小米粉与芝麻和白糖混合后,抽真空包装封口,该面茶香甜可口,食用方便,快速,营养价值高,制作工艺独特的优点,为解决粗粮细作和快速食用的问题。
文档编号A23L1/164GK1123102SQ94118349
公开日1996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4日
发明者朱月良 申请人:朱月良

相关知识

一种油茶面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茶渣泡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代餐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食用菌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茶籽油风味减肥保健代餐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高蛋白瘦身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饱腹营养代餐粥粉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一种茶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罗布麻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芒果味肠粉及其制作方法.pdf

网址: 一种快餐面茶及其制作方法 https://m.trfsz.com/newsview67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