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团体辅导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团体辅导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中职生大多是没有考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生活适应能力、自控能力不足。笔者所在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很少和父母交流,这就使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问候、安慰,以及来自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中职学校应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教育教学原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途径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亦能营造平等、安全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中职;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年龄大多15-17岁,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相同,人生发展课题、成长困扰相似,团体心理辅导符合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精神引领下的今天,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未来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定会在未来的明天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一样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依托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

当地的公安、教育、卫生、民政、妇联、团委、市场监管等各职能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还校园周边一个和谐、安定的育人环境,严厉的打击校园周边的无良知小商贩、网吧、桌球厅、酒吧、餐饮业等,让这些小商贩依法经营,尽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让留守儿童尽量的在其监护人的监护下活动,减少留守儿童单独外出的机会,让他们很少和社会上闲游散逛的无业青年交往、交际,只有把这些不良的青年拒之门外,让他们远离学校周边这个大群体,才不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只有静化我们学校周边的环境,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为留守儿童教育创建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社会教育对我们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留守儿童朝着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而恶劣的社会环境会影响到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使留守儿童从小心灵就受到很不好的宣陶,对他们今后健康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教育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好坏,现已经成为我们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因为,留守儿童天生的现状和各方面的心理、生理问题、学习、安全等等问题,促使我们在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够听之任之,而是要有一个系统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因此,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安定、团结、祥和的社会环境,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让留守儿童在安定、团结、祥和的社会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这样,才能够保证留守儿童不会早早的受到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能够在学校健康生活、快乐学习。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训练,提升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中职生正处在一个可塑性极强的阶段,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能够对他们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在将团体辅导的模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结合在一起时,教师要善于组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专题训练,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训练的深化来增强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逐渐养成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用正确的观念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从一点一滴的小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渗透,让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真正的有所收获,比如:为了让中职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团体辅导,教师可以组织中职生们开展以“体会团队的力量”为主题的训练,让中职生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拔河游戏,在学生们进行拔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解团体力量的重要性,深化中职生对于团体辅导的理解。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中职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感受团体的力量,也能感受到训练过程中的乐趣,他们的身心可以得到有效的释放,这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对中职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在中职生的成长过程中,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使中职生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做好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团体辅导的作用是巨大的,团体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将学生聚集在一起,让学生自由地进行互相分享,通过心理状态的共享和互助,学生们可以拥有一定的归属感,能够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怀,他们的心理也能得到一定的抚慰,这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团体辅导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助,教师则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比如:为了使中职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他们能够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给学生们放映一些与团体心理教育相关的视频,让中职生通过观看视频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班会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心理状态的共享,引导中职生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发现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中职生不仅可以及时的发现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误区,也能与同学一起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法。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重视,也是国家在关注边远地区教育的直接体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教育是民生之本,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民生工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合理的应用团体辅导的教育模式,引导中职生进行群体内和群体间的交流与互动,让中职生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更加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8).

[2]珍刘雪.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河池学院学报,2022,28(02):98.

[3]杨建荣.中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现代职业教育[J].2021,(04):25.

[4]张海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16).

相关知识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团体心理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探索
艺术疗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将团体心理辅导游戏应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
我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开展系列团体辅导
探究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环境,心适应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开展“生涯规划”心理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网址: 团体辅导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https://m.trfsz.com/newsview68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