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山西醋文化调查报告

山西醋文化调查报告

1、山西醋文化调查报告篇一:山西醋文化 山西醋文化 08地科 08508051 闫旭 蒸酵熏淋夏晒冬捞精艺酿出小巷名, 香酸绵甜调味佐餐众人争夸晋宁醋。 山西酿醋的历史源远流长,精湛的工艺举世无双。山西人在周时便开始酿醋,到春秋战国时期,山西酿醋业己遍及城乡,打破了西周“公室制醋作坊”的单一格局。秦时有了辛(辣)、咸、苦、酸、甘(甜)五味之说。到了汉朝,醋己经成为当时一种大众化的调味品。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崔宴的四民月令也都有制醋的记载。 随着醋在民间的迅速普及与使用,酿醋技术也不断花样翻新。北魏时醋的制作已经标准化。北魏农学家贾思解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谈到,制醋法到魏晋时已有数十种之多。 唐宋时期

2、,由于制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醋酿造技术的也不断更新这必然带来醋品种的逐渐增多,质量愈臻完美。五代四时纂要中又提出“米醋”、“暴米醋”、“麦醋”、“暴麦醋”等酿造方法,说明酿醋技术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宋代,山西酿醋业遍布城乡,太行、吕梁这些偏僻地区也出现了“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盛况。 经过隋、唐、宋、元几代的发展演进,明清时期山西醋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其标志之一是醋坊林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在明清以前,晋阳白醋即以陈年白醋而知名,明洪武年间,原清源“美和居”的王来福大师傅,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在“醋化”和“淋醋”之间,增加了一道“熏酷”的工艺,即“熏蒸法”,形成该字号食醋的独特品味。到清

3、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中华老字号“美和居”改新醋陈酿工艺为“夏伏晒、冬捞冰”经过一年以上陈酿的醋,黑紫醇香、久存不腐,食者无不叫绝。遂把隔年陈酿的醋称为老陈醋,从而开创了老陈醋的历史。于是“美和居”名声大振,老陈醋也成为王室贡品,闻名中外,成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被誉为“国醋”、“天下第一醋”,山西醋业迎来了“黄金时代”。 在近代,“福源昌”生产的“山西老陈醋”曾获得1924年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优质商品一等奖的殊荣。 由此可见,山西醋业从起源到发展,历经千年,时久弥香。山西醋在创新酿造工艺、改善饮食调味、提供医药治疗、增强人类健康、发展饮食文化诸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世纪,山西醋业更

4、将跨上时代的骏马,充分展示“华夏第一醋”之雄姿。 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的醋由于酿制得法,所以它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质量精美。山西的醋尤以老陈醋为最佳,山西老陈醋历经千年风雨,源远流长,已自成一个体系,素以“风味独特,品质优良”著称于世。它绵、酸、香、甜、醇的独特风味和悠久的酿造历史,在国内排名在镇江醋、保宁醋和福建红曲醋之前,位居中华四大名醋之榜首,成为盛开于我国酿醋行业丛中一朵艳丽的奇葩,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 山西老陈醋主要酿造工艺特点为:以高粱为主的多种原料配比,以红心大曲为主的优质糖化发酵剂,低温浓醒酒精发酵,高温固态醋酸发酵,熏酷和新醋长期陈酿,与其它名优食醋工艺的

5、主要不同点有四: 一、以曲带粮,原料品种多样,营养成分之全,特别是蛋白质含量之高,为我国食醋配料之最。经检测,山西老陈醋含有18种氨基酸,有较好的增鲜和融味作用。 二、曲质优良,微生物种丰富,特别是大曲中含有丰富的霉素,使山西老陈醋形成特有的香气和气味。 三、熏醋技术源于山西,熏香味是山西食醋的典型风味,熏醋的独特技艺,可使山西老陈醋的醋香、熏香、陈香有机复合,同时熏醋也可获得山西老陈醋的满意色泽,与其它名优食醋相比,不需外加调色剂。 四、突出陈酿,以新醋陈酿代替醋配陈酿,山西老陈醋总酸度,其比重、浓度、粘稠度、可溶性固形物以及不挥发酸、总糖、还原糖、总醋、氨基酸态氮等质量指标,均可名列全国食

6、醋之首。并由于陈酿过程中醋酸转化,醇醛缩合,不挥发酸比例增加,使老陈醋陈香细腻,酸味柔和。 人们常说“南甜北酸”,1978年有关部门在华北五市对每人每年的食醋量作过一次调查,结果是:天津市5.1斤,石家庄市8斤,北京市8.4斤,呼和浩特市10斤,太原市18斤。据最近的初步统计,山西全省年人均食醋在10斤以上,为全国之最。这说明,山西不仅是全国的产醋大省,也是食醋大省。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除了山西醋品种多,质量好之外,还有其特殊的地理生活原因。首先,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从地形看,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构成的高台地。 山西省位于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

7、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也大。地形条件使山西现有耕地553876亩,气候条件使山西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 高粱产量量多质优,这使得山西酿醋的原材料丰富。 其次,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在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山西省又位于中国主要的运煤铁路上,煤炭资源的丰富以及运煤交通的便捷形成了山西以煤为中心的工业。这就导致了山

8、西省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相对较多,而醋有解除煤气的作用。这也是山西人爱吃醋的一大原因。 再次,山西水质较硬,水土呈碱性,醋可以起到软化的作用。 最后,山西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使得山西没有条件种植水稻,只能种植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所以,山西人的饮食结构以面食为主,尤其各种杂粮面食。面食不易消化,而醋有帮助消化的作用。久而久之,醋成了山西人的必备食品。 在山西,醋最能引起山西人的认同感,因为醋是山西人区别于其它地方人最显著的标志。所以醋在此承载了这种凝聚力,起到了符号象征的作用。象征符号不仅能表达人的感情,还能代表社会的要求。象征符号是一种社会记忆形式,它在横向上能巩固占据特定空间的人类共同体的

9、成员的认同心理,使他们目标一致地按照既定的模式改造自然和社会;它在纵向上能传承于后代,是民间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新一代人它永远是不依其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载体并表达着历史积淀下来的价值取向。 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是在自己独特的文化中生长、发展起来的,这种文化直接表达着一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蕴含着一个民族自身的认同感、亲和力和凝集力。这种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某种象征符号来表现的。醋在山西这个特定的地域里,具备着历史悠久、传承性强、内聚力强而又相对保守的特征。 “醋源酶祖”是山西根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醋中包含了由老百姓创造、 认同的一种生活文化,山西人对于醋的感情是其它地方的人所无

10、法理解的。因此, 当镇江恒顺醋业要收购山西醋之时,山西人在震惊之后的回答是肯定的“别的可以出售,汾酒和老陈醋不行,愧对祖先!”山西人连醋的买卖也做不成,还算晋商的后人吗?倒贴钱也不能投降。 山西醋文化如此的博大精深,山西的酿醋工艺如此的精湛超群,山西的醋资源如此的丰富,山西人民对于醋又是如此的热爱,可以说,醋是老祖宗留给山西人最宝贵的财富,是山西人区别于其他地方人最显著的标志,也是山西地域文化最鲜明的旗帜。篇二:山西醋文化 山西醋文化 离开家乡到外地上学已经快两年多了,在这两年每次离开家返校上学的时候,我和身边的必然会带上一壶山西老陈醋,这一点,从未例外过。作为山西人,几乎每餐离不开醋,这已经

11、成为一种习惯,没醋的宴席,总觉得少点什么,再丰盛也索然无味。趁暑假这个机会,我来到了“中国醋都”山西清徐县,通过这里的醋文化展览,我对山西的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人们常说:“东辣西酸,南甜北咸”,在一定程度上这句话充分反映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山西人喜欢吃醋是出了名的,当然这里的“醋”指的并非是感情方面的醋,据说,1978年有关部门曾在华北五市对每人每年的食醋量作过一次调查,太原市以人均每年18斤的食醋量大大超出别的城市。有统计,山西全省年人均食醋在10斤以上,为全国之最。晋醋盛名在外,清徐县作为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是全国最大的食醋生产基地,所产老陈醋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号称“天下

12、第一醋”,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醋都,老陈醋凝聚着山西人深厚的历史情结,而醋文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与山西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来过山西的朋友们,大多曾经发现,在山西,可以说是无醋不成餐,烧菜时,撑勺的大师傅们会在菜里放醋;开餐时,服务员会给每位食客递上一份盛满醋的小碟;酒菜过后是主食物,醋壶又会递上来,人人都自己给主食内放醋;还有,菜单上的菜品更是有不少与醋有关,糖醋排骨、老醋花生、醋溜白菜、糖醋鱼、酸汤攸面、醋腌黄瓜、酸辣土豆丝等数不胜数。 如果非要问山西人为什么喜欢吃醋,那首先,从地理环境方面来说,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水土中含碱性大,再加上这里的气候干燥,人们种出来的粮食和饮用的水中也就含有了较

13、大的碱性,长期食用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也就是山西人所称的“水土硬”,而人们如果长期食用醋,醋的酸性就正好能中和碱性,防止结石,所以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 然后,从生活习惯上来说,山西是煤炭大省,百姓取暖、做饭多烧煤炭,大量烧煤使得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乃到生命安全,而醋酸具有解消煤气的作用,经常食醋,可以减轻煤气的威胁。 另一方面,再从饮食习惯上来看,“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人喜欢吃面食也是出了名的,而面食相对难消化,吃醋则能增加身体的胃液酸度,有助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此同时,食醋对肠道有害菌类的增生繁殖具有换制、消毒和杀菌作用。

14、最后,醋非但本身就具有抗病毒、防癌、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软化血管、预防感冒和美容等诸多功效,在日常生活中,山西人还经常用它来熏蒸居室,以便在流感频发的季节消毒和预防感冒传染。 在山西,醋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更代表了一种文化。山西老陈醋,你值得拥有!篇三:山西醋文化 山西醋文化 醋是我国传统的调味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山西醋更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堪称中华醋之极品。山西醋的传说趣谈在民间广泛流传,使山西醋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一、 醋之概述 (一) 醋的历史 醋自古以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佐料,其味酸。从结构来看,“醋”字的左边为“酉”,“酉”本为古代的盛酒器,此处

15、指酒。它说明了“醋”与酒有关,或者说“醋”是酒类物质。其右之“昔”字据许慎说为声符。自此以后,人们认为“醋”为形声字。历史上关于“醋”字的产生,有着这样一种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夏代杜康的儿子叫黑塔,成人后他带领自己的部下东迁到现在的江苏靠近长江的镇江市一带定居下来,并在长江边上开设了一家酿酒的作坊。酿酒的主要工序就是用江水浸泡酒糟,每天还要将缸中的酒糟翻动。当酒糟用水泡至21天后,他打开缸盖,突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他一尝,感到这种东西又酸又甜,与酒不同。他想给这种物质取个名字,但不知取个什么名,想了想,这东西是用酒糟经过21天后才制成,于是他用“二十一日”,即“昔”字加上“酉”字造了一个“醋

16、”字,以此字作为这种又酸又甜的物质的名称。自此,镇江的醋闻名遐迩,直到现在,镇江的醋仍 然是每21天为一个酿制周期,镇江也成为名醋之乡。 在我国古典文献中,醋本作“醯”(x)或“酢”(zu)。曾被先人称为“苦酒”。最初的制法是用麦曲使小米饭发酵,生成酒精,再借醋酸菌的作用将酒精氧化成醋酸。先秦时期醋还是一种贵重的调味品,汉代已渐渐多起来。史记?货殖列传说,“通邑大都”里面每年酿醋上千瓮。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记载了20种制醋法,其中提到的原料有秫米、粟米曲、大麦、豆、糟糠、酒糟、乌梅、蜜等。随着醋的使用原料不断增多,制造地区不断扩大,醋也就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调味料。 (二) 醋与生活

17、 1. 醋疗保健 (1)食醋营养高食醋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除了主要成分醋酸外,还含有合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葡萄糖酸、果糖、麦芽糖、钙、铁、磷等,都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食用醋后,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适当喝醋有利于钙等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醋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杀灭肠道中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能消肿、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醋还能抑制人体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的形成,具有一定抗衰老、养颜的作用。 (2)食醋用处多容易失眠的人睡前倒杯凉开水,再加入一勺醋,喝后可助眠。便秘者逐日酌量喝白水加醋,可润肠通便。晕车的人乘车前喝一杯兑入老陈醋

18、的温开水,能预防晕车。在洗澡水或洗脚水中加点醋,能使肌肉放松,缓解疲劳。头发有头屑,可用加入食醋的温水洗发,或用11的食醋水把头皮浸湿,轻揉发根,1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可以抑制头皮屑过多生成。头发枯干没有光泽,可在每次洗发后,用加入少量食醋的温水清洗头发,最后用清水冲净,头发会逐渐变得柔软有光泽。 (3)喝醋有禁忌虽然食醋有保健功效,但也要因人而异。大量喝醋对胃肠道的刺激很大,每天最多一至两杯稀释醋,不能大口大口直接喝醋。空腹时不要喝醋,以免过度刺激胃黏膜,可在两餐之间或餐后一小时食用,能够促进消化。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靠喝醋保健。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食用醋,否则醋会使受伤部位酸

19、软、疼痛,延误骨折治愈。正在服用磺胺类药物、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物以及庆大霉素、链霉:中国四大名醋: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药醋、福建永春老醋。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要喝醋,以免影响药效。 2. 醋与美食 在烹调食物时,要放入多种调味品。醋是一种重要的调料,它能派上许多用场:解腥、祛膻、减辣、添香、引甜、催熟、防黑、防腐、起花等。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家提议,下面几样菜最好要放醋: (1)脆爽的蔬菜在炒土豆丝、炒豆芽、炒藕片的时候放点醋,能让菜肴脆嫩爽口。因为醋能够保护蔬菜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其保持坚挺。但在炒油菜、小白菜等绿色蔬菜时不要放醋。 (2)紫红色的蔬菜在

20、凉拌心里美萝卜、炒紫甘蓝的时候,放点醋能使菜肴的颜色更加红亮鲜艳。这是因为这种紫红色的菜肴富含花青素,而花青素在酸性条件下能成漂亮的红色。 (3)含钙多的排骨类荤菜动物的骨头里含有丰富的钙质,这些钙主要以炭化钙的形式存在,在煮炖时不易溶出。在熬小鱼、炖排骨汤的时候加点醋,能促使骨头中的钙溶解出来,利于人体吸收。 (4)胶原蛋白多的蹄或皮动物的蹄或皮、爪等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是女性喜爱的养颜菜。可是,胶原蛋白需要长时间的熬炖才能溶出。如果在煮的时候加点醋,能促使胶原蛋白分解出来。 (5)吃海鲜河蟹要蘸醋水产品容易感染寄生虫和微生物。而食醋有很好的杀菌功效。在吃水产品的时候蘸醋,不但能去腥提鲜,还

21、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二、 晋醋起源 山西醋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远在夏商时代的殷高祖武丁为聘请一位才子做他的宰相就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之说。其意是,假若做甜酒,就用那关键的曲和蘖;若做羹汤,就用那必不可少的盐和醋(在古代梅亦称酸“梅”,醋也)。这位“人才”,当时就隐居在山西平陆县境内的一个名为“圣人洞”的地方。可见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山西人就学会了酿醋并懂得用“梅”调和食物了。 另在竹书纪年记载我国上古有一种植物叫作“真荚”,这种植物月朔生一荚,然后每日生一荚,至月望停止。望后13减一荚,至月末减完,刚好三十日。这种植物不仅可用来计时,且味酸,是用来酿醋的最早原

22、料。萁荚生长于晋阳,即今山西太原。这也是晋醋发端极早的一个明证。 山西水硬,促进消化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醋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三千年之久。清代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和居”醋坊,酿制方法采用“作米醋法”,他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老陈醋”的名牌,使老陈醋一举成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山西确实是制醋的大本营,醋的品种非常多,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柿子醋等。同一品种的醋,因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著名的清徐老陈醋,

23、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等,在清代已远销全国各地,为山西带来了滚滚财源,也为晋商的原始积累奠定了良好基础。 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山西人爱吃醋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由于山西人对酿醋的特殊贡献,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老醯儿”。山西老陈醋的工艺特点是大曲发酵,酒精发酵周期长,醋酸发酵温度高,将一半成熟醋醅熏醅。淋得的新醋再经三伏一冬的夏日晒、冬捞冰的陈酿老熟工艺,故而质地浓稠、醋味醇厚,久贮无沉淀,不变质。 原料配方(以重量计)高梁100% 大曲62.5% 水总计340% 蒸前

24、水50% 蒸后水225% 入缸水65% 麸皮73% 谷糠73% 食盐5% 香辛料(花椒、茴香、桂皮、丁香、良姜等)0.05%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高梁磨碎,使大部分成46瓣,粉末以少为宜,加水拌匀,润料12小时以上(若用3040的温水,则46小时亦可)。蒸煮以熟透不粘手,无生心好。取出放入缸内,加沸水,拌匀后闷20分钟,使充分吸水,晾凉至2526(冷却时间越短越好)。 2.制曲。大曲是以70%的大麦,30%的豌豆为原料,粉碎后加水用踩曲机制成。 3.加大曲。高梁饭冷至2526时,按100公斤高梁加入磨细的大曲粉62.5公斤,拌匀,入酒精发酵缸,再加冷开水65公斤拌匀,入缸的温度一般掌握在

25、2024左右。 4.淀粉糖化及酒精发酵。入缸后逐渐糖化发酵,至第3天品温可达30,第4天发酵至最高峰,主发酵结束。用塑料薄膜封缸口,再盖上草垫,使之不透气,此后品温逐渐下降,发酵前3天,每天要开耙2次,3天后用塑料薄膜封闭,在1820下保持15天以上的后发酵。 5.醋酸发酵。发酵好的酒醪拌入麸皮与谷糠后,置于浅缸内进行醋酸发酵。种子可取醋酸发酵已第3天,经过三次翻拌,品温达到4345的鲜醋醅进行接种。接种量为每只缸内料量的10%,置于中心,盖上草帘,约经12小时左右,品可升至4142,每天早晚各翻拌一次,到第34天发大热,第5天开始退热,第8天即成醋。 6.成熟加盐。醋酸发酵第8天后,醋酸已成

26、熟,加入食盐,既能调味,又能抑制醋酸菌过度氧化,使醅温下降。 7.熏醅淋醋。取发酵成熟的醋醅的一半置于熏醅缸中,用文火加热至7080,缸口盖上瓦盆,每天翻拌1次,经4天出醅。另一半醋醅先加入上次淋醋的淡醋液,再加冷水至总量为醋醅重的2倍后,浸泡12小时后进行淋醋。淋出的醋加入香辛料加热至80左右,放入熏醅中,浸泡10小时后再进行淋醋,淋出的熏醋即为老陈醋的半成品。每100公斤高梁控制淋出熏醋400公斤左右。余下淋出的淡醋液,可下次浸泡醋醅。 8.陈酿。原醋放在室外缸中,除下雨,刮风时盖盖外,经日晒夜露三伏一冬,得老陈醋,经过滤除去杂物即可出售。 三、 醋都清徐 清徐县是中国传统的醋都,现有70

27、余家食醋酿造企业,拥有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年产醋10万吨的规模优势,占全国醋产量的六分之一。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争取,质监部门精心培育,清徐醋业有水塔、东湖两个企业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金元、来福、王氏三家企业获得了山西省标志性名牌和山西省名牌称号,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区域产业集群,走出了清徐市食醋酿造企业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创一个名牌,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战略构想,增加了当地粮食转能力,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醋都”清徐县,是国家八部委命名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28、头企业,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市场占有率最广的老陈醋生产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职工2000余人,占地一平方公里,年产食醋18万吨,下设十个分厂,一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生物技术研究院,一个营销公司,一个外贸公司,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万亩酿醋专用高粱基地,现已形成集原料基地、科研开发、制曲酿造、包装运输、营销策划、旅游文化于一体的企业集团。 公司主要产品有老陈醋、陈醋、风味醋、保健醋、醋饮料五大系列200多个品种,是国内食醋行业产品品种最多的企业。公司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出口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来自:www.xltkwj

29、.com 小 龙 文档网:山西醋文化调查报告) 山西老陈醋集团“美和居”,始创于清顺治年间,建国后,美和居联合21家制醋坊,诞生了老陈醋新品牌“东湖”。“东湖”牌老陈醋,作为山西老陈醋的嫡系传人,以其精湛酿造技艺和色、香、味俱佳的优良口质,驰名中外,是山西老陈醋居中国名醋之首。 东湖醋的特点是色泽棕红,醋香浓郁,酸味柔和适口,滋味回甜醇厚,可冷调熟烹。主要成份是醋酸,并含多种有机酸、氨基酸等。具有增加食欲、助长消化、解腥去腻、分解脂肪、防病强身之功效是保健和调味之佳品。 东湖醋园“华夏第一醋园”的命名是106岁著名酿造业泰斗秦含章老先生、著名学者张石山及众多国家级名人、专家赋予我们的特殊称号,

30、同时得到国际、国内同行对山西东湖老陈醋的认可。它是集山西老陈醋生产与科研、健康、养生体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生态工业园区。 园区建筑结合了古文化气息与现代潮流元素,气势恢宏整体划分为两大区域:一为山西老陈醋技术中心,包含了山西传统与现代酿醋工艺、万吨伏晒捞冰池、万吨陈酿醋林、产品品质检测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全自动化立体仓库、整体现代化生产线;二为华夏第一醋园,包含了兼传统手工作坊与旧时期公司合营后曲醋厂的山西老陈醋传习所、东湖人尊天规守地法的薪传园、集合东湖产品展示的醋窖、汲取养生知识的老醋养生园、醋疗体验堂、山西地域特色的老醋食府。 四、醋文化与旅游开发 几千年来晋醋一直与山西人惜惜相伴

31、,除了作为调味品,醋还有许多的引申含义。通常我们说到酸味就不得不想到醋,因此酸味成了醋的象征。酸味不仅是一种调味的味道,它还可以体现人对生活的感悟。吃醋的确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但我国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吃醋”特殊的含义,说起来还有一段佳话。唐张祷所作笔记朝野佥载记载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赐房玄龄几名美女作妾,房不敢受。太宗知是房夫人执意不允,便召房夫人令日“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并给她准备了一壶“毒酒”。房夫人面无惧色,当场接过“毒洒”一饮而尽。其实李世民给她的“毒酒”只是一壶醋,李世民给这位夫人开了个玩笑,于是就有了“吃醋”之典,至此,吃醋和嫉妒才有了亲缘关系。 在封建社会

32、,山西人有祭拜醋神的习俗,因地域差异,山西各地祭拜的醋神也有所不同。晋中醋业崇拜的醋神是索义廷,并于每年的四月初一举行“太公会”,国内名家臧云飞作曲的醋神传说就是根据保宁醋神索义廷而作,歌曲交织了对人生酸甜苦辣的深刻体味,把沧桑醋神、苦尽甘来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晋东南酿醋业奉祭的是行业祖师,称为“醋姑姑”或“醋姑”,于每年的四月初八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 随着山西醋业的不断发展,山西醋文化活动在民间越来越丰富。2003年晋中市委、市政府向中国调味品协会申请于每年的9月下旬举办“中国名醋节”;2005年山西太原沿袭泼水节的模式,于每年的7月30日举行“健康泼醋节”。这些多样化的醋文化活动已成为弘扬中华醋文化的有效手段,逐渐发展为华夏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晋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绝妙的酿造工艺,独特的酿造工具,天然的原料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酿造文化。特别是老陈醋以高梁为主要原料,经蒸煮、糖化、酒化等工艺过程,然后以高温醋化,温火焙烤和伏晒抽水陈酿而成,该醋酸香浓郁,久陈越香; 在酿造工艺过程中,我们还

相关知识

农村空气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老年保健品市场调查报告
减肥产品调查报告
膳食调查报告(15篇)
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调查报告
健康调查报告15篇
山西省在外就餐食源性疾病的调查分析
中国人健康调查报告.pdf
2021青少年健康体重管理调查报告
健康调查报告优秀【3篇】

网址: 山西醋文化调查报告 https://m.trfsz.com/newsview68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