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中医方剂】中医常用方剂及组方技巧
仲景坊
一、汗法
《素问阴阳应象天论》曰:’具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善治 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 半死半生也。”
(一)1、胃肠燥热:麻子仁丸(脾约麻仁丸)(麻子仁、杏仁、芍药、大黄、枳实、 厚朴X麻仁丸,麻仁滋脾丸,更衣片
2、津液虚少: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陈皮)五 仁润肠丸。
(四)攻逐水饮:
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大枣),十枣丸。舟车丸、五皮丸。
六、消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逸者行之〃,〃结者散之”。
(一)理气:
1、气滞:
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枳壳、芍药、川芎、陈皮、炙草)。逍遥丸、香 附丸、舒肝调气丸、舒肝丸。
2、降气
(1)肺气
(A)痰涎壅肺: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肉桂、当归、炙草)。 通宣理肺丸、三子养亲丸。
(B)痰热壅肺:定喘汤(白果、麻黄、黄苓、桑白皮、苏子、款冬花、杏仁、 半夏、甘草)。平喘片、复方咳喘片。
(C)寒邪客肺:寒喘丸(麻黄、射干、清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款冬 花、紫苑、大枣。)
(2)胃气:
(A)胃虚痰阻:旋复代赭石汤(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夏、生姜、大枣、
炙草)。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
(B)胃虚清热: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生姜、甘草、人参、大枣)
(二)理血:
1、活血
(1)下焦蓄血
桃核承气汤(大黄、芒硝、桃仁、桂枝、炙草)
(2)胸部
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柴胡、桔梗、枳壳、生地、 当归、甘草。)
(3)气虚血瘀
补阳还五汤(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归尾、地龙)
(4)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温经汤(吴芋、桂枝、当归、白芍、川芎、阿胶、人参、丹皮、生姜、半夏、 甘草),温经丸、调经丸、艾附暖宫丸。
(5)瘀血诸痛
失笑散(五灵脂、蒲黄)
2、止血
(1)肝火犯肺
咳血方(青黛、瓜萎仁、栀子、诃子、海粉)
(2)热伤血络之血淋、血尿
小蓟饮子(生地、小蓟、滑石、木通、蒲英、藕节、竹叶、栀子、当归、炙 草)
(3)阳虚便血
黄土汤(伏龙肝、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苓、甘草)
各种出血:云南白药、各种出血或瘀血:三七片
(三)祛湿:
1、燥湿和中
(1)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炙草、生姜、大枣)平胃丸。香砂养胃丸。
(2)藿香正气散(藿香、苏叶、白芷、大胶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
厚朴、桔梗、炙草、生姜、大枣),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液。
2、清热利湿
(1 )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
(2)八正散(瞿麦、扁蓄、滑石、车前子、木通、栀子、大黄、炙甘草)
(3)三仁汤(杏仁、蔻仁、薏仁、半夏、竹叶、厚朴、滑石、通草)
3、利水渗湿
(1)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五苓丸
(2)五皮散(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五皮丸
4、温化水湿
(1)肾着汤(干姜、白术、茯苓、甘草)济生肾气丸。
(2)真武汤(附子、生姜、茯苓、芍药、白术)
(3)实脾散(附子、干姜、白术、茯苓、厚朴、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 子
010中医常用方剂及组方技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常用的中医药养生方法
常用健身器材的使用技巧和方法
中医骨伤方剂
(最新整理)跑步技巧及训练方法
中医儿科常用中药及治疗方法
最常用的中草药减肥方剂
中医减肥常用处方
《常用中药汤剂服用指南》国际组织标准通过立项评审
中医常用的8种减肥方法
一种增强体质巧克力及其制备方法
网址: 010中医常用方剂及组方技巧 https://m.trfsz.com/newsview703020.html